(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我國快遞行業增速逐月提速向好,連續六個月業務量月均“百億級”,預估今年全年快遞業務量將超過1200億件,巨大的快遞訂單量不斷暢通著民生微循環,滿足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映照出我國消費市場需求加快釋放、經濟發展充滿活力的良好態勢,而月均“百億級”的背后離不開一系列穩生產、促消費、拓市場、暢流通的長久努力。
建強交通網絡,鍛造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要致富,先修路,一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發展的真諦,時至今日,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密布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正為快遞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從三天送達到隔日送達,再到朝發夕至,我國快遞業跑出加速度。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在我國全面形成,四好農村路不斷延伸快遞服務觸角,“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正由藍圖變為現實,而在今年7月,隨著滿載貨物的DJ881次和DJ882次開動,鐵路部門利用整列動車組開展高鐵快運批量運輸試點工作正式實施,鐵路運輸快遞實現提檔升級發展。航空方面,順豐、圓通、菜鳥等快遞企業加快出海步伐,穩步開通多條國際航線,鄂州、嘉興等專業性貨物機場更是以“超級運力”引領航空貨運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助推我國快遞業走出中國,通達世界。
深化科技賦能,打造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萍寂d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近年來,物流運輸業不斷加大科技應用,以數字化推動企業全面轉型。從倉儲環節的立體倉庫、穿梭車、揀選分揀系統、綠色包裝到運輸環節的智能路線規劃、智能調度和自動裝卸系統,再到配送環節的智能機器人、無人車無人機以及智能快遞柜,科技不斷滲入快遞領域,加速貨物流通效率,助推快遞物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冷鏈技術則是科技賦能的一個很好說明,我們現在只需在手機上下單,足不出戶便可以收到新鮮的嶺南荔枝、云南鮮花和山東水產等來自全國各地的產品,科技讓距離不再成為“舌尖上”的阻礙和地方產業發展的瓶頸。
打通產銷通道,培育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面對我國廣闊的潛力市場,實行深度進村、提速入廠和闊步出海三大行動是引領快遞業迅猛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過去,產銷通道未打通,很多優質農產品找不到銷路,賣不出好價格,而隨著攬收網點走進鄉鎮,下沉田間,農產品出村“最后一公里”被打通,農產品全面提速上線,截至目前,全國超27萬個村級快遞服務站點正源源不斷地將農村優質產品輸送入城??爝f進廠則打破了快遞末端“搬運工”方式,轉為搭建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服務,積極推進快遞業深度融入制造業生產流程,既利于企業降本增效,也利于快遞行業開拓新興市場。在快遞入海方面,物流企業通過建立國際寄遞物流供應鏈,發展海外業務,不僅擴大服務半徑,也加快著全球化布局,開辟新的經濟成長空間。
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快遞物流業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匯集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三流”合一,在我國經濟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后必須以“兩進一出”工程為抓手,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相信我國快遞業在未來會演繹出更多“更快、更好”的精彩故事。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王佳峰(宜昌秭歸)
責編:楊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