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投洽會平臺,再揚湖北開放氣場。9月8日,2023湖北—福建產業合作暨開放平臺投資推介會在廈門舉行。
從長江之畔到東海之濱,推介、洽談、合作、簽約,開放的湖北吸引越來越多閩企閩商投資興業。
鄂閩合作項目接近半數
【資料圖】
推介會上,24個重點合作項目簽約,其中11個來自福建,鄂閩合作將進一步走深走實。
“建成后,產品將主要通過跨境電商銷往歐美市場。”廈門精恒智能家具科技有限公司將在十堰房縣打造集生產、倉儲、銷售、物流于一體的智能家居產業園。該公司總經理趙全巧介紹,項目還計劃對當地企業開展跨境電商培訓,幫助十堰汽車零部件等產品出海。
據介紹,目前已有廈門、江門、佛山等地企業計劃入駐該產業園。廈門精恒預計于10月赴深圳舉辦推介會為園區招商。
福建好預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將充分利用恩施農產品優勢,在恩施建設精選、清洗、去皮、深加工、包裝5條生產線,并進行土豆標準化種植,開展富硒土豆精深加工。
新朋友投資火熱,老朋友持續“加倉”。
“國貿控股與湖北的情緣源遠流長。”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少鏞介紹,2003年,集團旗下正通汽車設立的第一家豪華品牌汽車4S店在武漢開業;2010年,國貿股份在武漢鋼材市場設立辦事處;2019年,國貿股份在武漢設立平臺公司——湖北啟潤投資有限公司;2022年,國貿股份聯手3家湖北省屬國企以及武漢經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湖北國控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今年8月,國貿股份與宜昌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圍繞磷化工產業鏈開展合作。湖北將作為該集團“東南西北中”區域布局的中部核心,構建國內業務與要素和資源市場的循環通道。
在湖北這片熱土上,企業快速成長。去年9月,廈門象嶼集團聯合湖北交投、武漢經開投資等共同成立湖北楚象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一年來,該公司實現營收近百億元,進出口超3億美元,累計銷售產品和帶動物流近400萬噸,發展勢頭良好。
合作共贏,湖北誠意滿滿
投資機遇更多、人才政策更細、營商環境更優、開放通道動能更足……會上,武漢、襄陽、宜昌、鄂州等地相關負責人細數湖北開放發展優勢。
“湖北正以武漢新城建設為引領,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光谷’。”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勇強介紹,武漢新城今年謀劃實施現代服務提升、交通互聯互通、生態環境治理、產業創新示范、公共服務提質、基礎設施完善等6個方面、310項重大項目,總投資超5000億元。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襄陽實施“隆中人才支持計劃”,對高層次人才團隊,給予最高350萬元無償資助;對需要融資的項目,股權投資可達2000萬元;對頂尖型產業領軍人才團隊,產業基金股權投資最高可達1億元;對產業發展有重大貢獻、產生重大經濟效益的項目,實行滾動投資,上不封頂。
配套更齊全,宜昌綜保區入駐企業“輕裝”上陣。從加工生產到運營流通、要素配套環節,為企業提供區內加工免配額、跨境電商回流、租金再融資等支持,最大限度降低運營成本。三年來,宜昌綜保區企業扶持政策兌現率達100%。
開放通道加速連接世界。截至8月,鄂州花湖機場已開通至北上廣等地14條國內客運航線、連通20個航點;開通至深圳、上海等43條國內貨運航線,以及7條國際貨運航線,連通9個國際航點,“一夜達全國,隔日連世界”的快貨物流圈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