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與中國常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共建常州檢驗檢測認證學院

2018-03-06 15:07:18 來源: 北京青年報

打印 放大 縮小

學校與中國常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共建常州檢驗檢測認證學院。

江蘇是中國經濟大省,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僅次于廣東,領跑全國其他省市,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八年位居全國第一。在這樣一個創新環境優越、企業競爭激烈、職業院校眾多、人才供給充足的地區搞高等職業教育,如何破解校企深度合作難推進、職教師資不夠強、辦學特色難凸顯等“禁錮”高職教育發展的傳統難題?

剛剛進入江蘇省高水平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的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常工職院)有他們的獨到做法和見解。該院院長吳訪升說:“鍛造名師,培養好學生,交還家長成才的孩子;對接企業需求,差異發展,與國際接軌,提供企業契合的人才,這是我們的定位和目標。”

“舍與得”讓校企合作兩頭都熱起來

校企難以深度融合,呈現“剃頭擔子一頭熱”,這是當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老大難”和“短板”。企業反應靈敏,而高職院校不夠“舍”,跟不上企業節奏,企業“得”不到實惠,這是關鍵所在。在吳訪升看來,為了將學校與企業真正融合起來,需要精準對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個過程需要整合校內資源,對接地方經濟,而且目標定位要清晰:不是向企業索取什么,而是能為企業提供什么。

2015年,該校與上海城建集團多次溝通洽談,上海城建集團將價值2000余萬的盾構機贈送給學院,兩家單位聯合成立產教融合平臺。為了給這臺盾構機安個“家”,該校當即拍板,“舍得”投入3000多萬元造了一棟樓,建成了現代建筑技術館,開設了地下與隧道工程技術專業。借助于該平臺,學校引進相關人才與企業一起開展盾構科研服務,為提供盾構人才培訓,與企業聯合開發課程,聘請企業工程師擔任指導教師;而上海城建集團等企業則源源不斷地“得”到能直接上崗操作的高素質高技術盾構人才。

同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命題,在檢驗檢測認證領域,該校與中國常州檢驗檢測認證產業園等共建常州檢驗檢測認證學院,積極籌建檢驗檢測認證產教融合大樓,引入行業、企業、政府等共同鑄就高水平專業人才和科研平臺,為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等培養企業急需的定制人才,“產教雙贏”效果逐漸呈現。

對此,吳訪升一語中的,“學校橫向項目越來越多,得益于我們的校企合作;學校老師受到企業歡迎、產業教授愿意來校任教,得益于我們校企合作的舍與得。”

“迎來”“送往”締造名師團隊

與本科高校相比,高職院校師資水平與普遍存在的結構問題不容回避。該校人事處處長助理葉愛英告訴記者,幾年前,該校僅25個專業有專業帶頭人,且分布不均衡。專任教師學歷、職稱提升速度緩慢,梯度結構不均衡。全校博士、高級職稱教師人數少,主要分布在少數專業領域。

2016年,常工職院通過“迎來”“送往”兩種方式培養教師隊伍。學校優先從具有企業工作經歷和經常深入企業的教師中選拔“教練型”教師,從企業和行業中引進“勞模”、技術能手等建立“名師”工作室,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組織教師技能競賽活動,“以賽代練、以練代學”;對應江浙地區特色小鎮的蓬勃發展,將研究水平較高的博士送往基層,到小鎮掛職鍛煉當科技副鎮長,選派專業帶頭人到名校搞科研,將高層次人才管理經驗和技術能力的短板補齊;接連出臺多個專項獎勵制度,引導、鼓勵專業和學術帶頭人訪學、考碩讀博、專職科研。

葉愛英向記者展示了一個規劃方案:未來5年,該校計劃每年投入700萬元用于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行業企業技術骨干及能工巧匠的引進和聘用,投入300萬元用于教學名師、“雙師”型和國際化名師的培養與培訓。新方案中,跨界是一個鮮明的新要求。該校每個專業都要求混編組隊,不同學科組成團隊進行教學碰撞;校企跨界組隊合作,不同工種人員組成團隊進行合作研討;各專業之間混合建隊,不同專業師生協力攻關技術難題。

多舉措、多途徑推進,使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現。從2014年的9名博士、19名正高職稱人員,到如今的63名博士、35名正高職稱人員,該校超進度完成既定的師資隊伍建設任務。

“走出去”培養國際化人才

截至目前,常工職院面向10個國家招收了118名外國留學生,與20個國外學校進行交流交換,學生比例占在校生3%,達到300人。

“江蘇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高原地帶,我們要充分發揮自有的資源優勢,敞開胸懷,走出國門,與國際接軌,擴大中國影響力。高職院校與國外對標的體系是《悉尼協議》,主要針對學制為3—4年的工程技術教育,與我國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規格相對匹配。在高職教育參與國際認證成為必然趨勢下,中國高職院校在標準上要作出自己的貢獻。”吳訪升說。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該校對外辦學開始啟程,雖然只占辦學的很小一塊,但模式一直在探索。該校還每年創造機會,將本校優秀學生和老師輸出到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進行交流,開拓師生眼界。部分外派學生備受國外企業和高校關注,還有學生竟在交換之旅后意外收獲去國外交換院校讀碩士的機會。

學校還積極邀請國外化工、焊接等領域專家來校進行教研輔導,規范學生操作,全方位評估教學水平,并提出修正意見。

相較于中國職工伴隨中資企業走出去,欠發達國家更樂于中資企業帶動當地的勞動力就業。但事實上,中國企業要真正“走出去”辦廠、設店,落地生根,做大做強,受到人才數量與質量的制約。

近年來,常工職院著眼本土人才國際化與國際人才本土國際化,聯手長三角地區涉外企業,設立教學課程,招生、培養當地年輕學生,將國外青年從一個中文字都不會說轉變為“中國通”,在緬甸等有基礎的東南亞國家先行先試,分享常工職院與中國職業教育改革成果,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企業的高度認可。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亚洲欧美| 国产内射大片99|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韩国三级韩级 | 白白色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黄色精品视频| 国产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www亚洲视频| 欧美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久久|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一级毛片试看60分钟免费播放|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有码在线|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国产乱叫456在线| 黄色一级片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免费 |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天天摸日日添狠狠添婷婷|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欧美videosdesexo肥婆|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蜜桃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a在线观看欧美在线观看| 尤物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 中文织田真子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 青青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综合91精品首页| 2020欧美极品hd18| 好男人日本社区www| 中文字幕乱视频|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