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擴大金融開放話音剛落,D股來了!今夜,資本市場迎來了擴大開放的又一標志事件。
還記得青島海爾(17.840,-0.15,-0.83%)那兩個光屁股、中國和外國手牽手的海爾兄弟么?他們又要搞事情了……
青島海爾4月10日晚間發布了大消息,他們要去德國上市了,上市地選定在中歐國際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而且還是中國第一家說要去這個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這也就意味著青島海爾的D股上市計劃,將使其有望成為該交易平臺的首只D股。
什么是D股?
對于投資者來說都知道A股、B股,但是在中歐所上的D股,你們有聽說過嗎?
關于“中歐所”,其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集團、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三家單位共同出資成立,并在德國的金融之都法蘭克福開業的“中歐國際交易所”的簡稱。
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路徑之一,中歐所的當下目標被設定為“讓更多的境外投資者了解、參與離岸人民幣證券產品交易平臺,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境外推廣人”。
目前,中歐交易所的業務產品范圍包括ETF、債券和存托憑證(DR)等。其中,ETF產品準備充分,已有十多家國內外金融機構計劃合作發行若干只ETF產品。
而所謂的D股,是指注冊在中國境內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歐所上市的股票。股票直接在中歐所發行,類似于香港H股。
D股的目標發行人為中國大陸A股藍籌上市公司及高技術創新型中國大陸公司。
發行模式:
中歐所支持多種D股上市模式,包括IPO、“A+D”模式,即同時在德國發行D股和中國大陸發行A股。
優勢:
中國企業在中歐所發行D股或獲得以下優勢,提升中國企業在歐洲的品牌知名度,促進銷售增長;促進中國企業開展跨境并購,提升全球競爭力;拓展境外低成本、高效率和低風險的融資渠道;估值合理,部分行業估值高于其他境外市場;清晰的上市流程和可以預期的上市時間;不用排隊。
推出的意義:
1、D股的推出能夠成為中德兩國制造業合作的資本交流平臺,有助于促進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對接。
2、企業直接融資需求也能夠得到滿足,中國經濟的直接融資比重能隨之提高,金融系統性風險則相應降低。
3、允許中國企業在歐洲以人民幣而非英鎊或歐元來籌集資金,顯示中國提升人民幣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地位的努力。中歐所的使命之一,是將人民幣產品帶到歐洲市場。人民幣國際化勢在必行,而D股也許就是一個契機。
青島海爾成為首個發行D股的中國企業
對于德國,青島海爾有著深厚的淵源。1985年,青島海爾前身引進德國“利勃海爾”公司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生產出了亞洲第一代“四星級”電冰箱,為體現出雙方的合作,將產品名稱定為“琴島———利勃海爾”,并且成功地設計了象征中德兒童的吉祥物海爾兄弟,寓意中德雙方的合作如同這兩個小孩一樣充滿朝氣和擁有無限美好的未來。
青島海爾此次計劃于D 股上市的發行方式為國際配售。在符合公司股票上市地最低發行比例等監管規定的前提下,結合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資本需求,本次發行的D股股數不超過4億股(超額配售權執行前)。
青島海爾表示,歐洲特別是德國作為傳統高端工業制造大國,擁有先進的技術資源及人力資源,這些資源也適應了目前家電產業正經歷的產業升級。因而,青島海爾在D股成功上市后,將會進一步促進公司深化整合及拓展全球化渠道、研發、制造等資源,持續產品升級,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擴大“海爾”品牌的全球競爭力,加速全球化發展,從而真正于海外市場“走上去”,將“海爾”打造成為當地主流品牌。
從資本角度而言,青島海爾表示,通過促進此次D股上市計劃與中德雙方的合作,公司將落地德國,建立中歐資本市場的橋梁,更有助于公司進一步完善及優化青島海爾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布局,持續提升其于國際市場的品牌效益、企業形象以至全球市場份額,從而進一步提升青島海爾的競爭力,加快業務發展進程,進一步發展青島海爾的全球化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