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副理事長張冬科、深交所副總經理李輝圍繞“多層次資本市場助推高精尖產業升級發展”發聲。張冬科稱,上交所將積極做好CDR試點各項工作,為北京地區企業做好四方面資本市場服務;李輝表示,支持高精尖企業通過IPO、再融資等方式借助資本力量做大做強,為高精尖企業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融資培訓服務。
上交所:積極做好CDR試點各項工作
上交所副理事長張冬科
上交所副理事長張冬科表示,當前,新經濟發展如火如荼,擁抱新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當前資本市場的重要方向。“資本市場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轉型發展戰略,要緊跟創新驅動戰略,緊跟一系列的國家戰略,這是資本市場的基本的職責,是責無旁貸的。”張冬科強調。
以《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的若干意見》為例,張冬科指出,“這個新政往深一點看,有三大意義,一是表明中國資本市場是積極擁抱新經濟的,是緊跟國家轉型發展戰略的;二是向市場發出一個信號,中國的資本市場是有包容性的,是開放的;三是因為有這些紅籌企業回來上市、有創新企業上市,將對中國資本市場一系列制度創新產生很好的推動作用,包括發展制度、監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這三大意義遠遠超過解決一兩家企業或者幾家企業上市融資的作用。”
張冬科介紹,上交所在中國證監會的部署下,積極做好創新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的準備工作,從上市服務到市場監管、市場建議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和技術系統,“應該說做了方方面面的充分準備”。
談及北京地區高精尖產業升級發展,張冬科表示,北京地區有非常好的資源,特別是優質企業資源,高新技術企業、新經濟企業、央企在北京應該說是大量的聚集,北京地區也是上交所資本市場服務的重點地區,今后將在四個方面做好服務:
第一,對已上市企業的優化,包括重組、并購、再融資、提升治理水平、提升信息披露的質量。
第二,對擬上市企業的服務,包括新藍籌企業、創新企業。
第三,為優質企業發債,政府項目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做好服務。
第四,做好培訓、咨詢的服務,“上交所一如既往為北京地區的企業發展做好服務。”張冬科稱。
深交所:支持高精尖企業通過IPO、再融資做大做強
深交所副總經理李輝
深交所副總經理李輝介紹,深市現有2100多家上市公司中,高精尖產業企業超過1000家,市值超過11萬億元,規模占比近50%,涌現出京東方、碧水源、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一批對產業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引領作用和示范意義的企業。
李輝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公關期。高精尖產業具有高成長、高風險的特點,單靠自我積累和間接融資很難滿足發展需要;而資本市場已建立較為完善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制度機制,具有很好的風險識別和風險代償功能,有利于激發微觀主體創新活力,與高精尖產業特性和企業需求高度匹配,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十分重要。
作為資本市場核心機構和重要平臺,李輝表示,目前深交所已經形成了包括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在內的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可以充分適應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多元化融資需求,已經成為創新企業上市的聚集地。未來,深交所將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核心平臺作用,全面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高精尖產業升級發展,著重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高精尖企業通過IPO、再融資等方式借助資本力量做大做強,引導高精尖企業充分利用公司債,特別是雙創債,可續息債以及資產證券化產品等固定收益創新工具,不斷豐富籌資形式,拓寬融資渠道,不斷擴大資本市場優質供給。
二是積極推動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積極推進以產業整合為重點的市場化并購重組,引導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廣、契合國家發展戰略的高精尖企業,通過并購重組登陸資本市場,同時大力凈化并購重組市場環境,切實發揮并購重組優化存量、盤活資源的作用。
三是不斷提供服務新經濟的能力,深入調研、充分準備、積極推動并全力配合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不斷完善制度供給,著力吸納一批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精尖企業登陸深市。
四是全面打造創新資本生態圈,圍繞產能對接服務,不斷拓展和深化與國家部委、地方政府、中介機構和投資機構的合作,依托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計劃2.0和隧石星火創投聯盟,通過培訓交流,路演對接等方式,為高精尖企業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融資培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