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網易智能工作室(公眾號smartman 163)出品。聚焦AI,讀懂下一個大時代!
【網易智能訊8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目前關于人工智能將如何重塑未來工作地點、工作方式的預測并不鮮見。但事實上,自動化軟件已經進入了人們工作的方方面面。
但是,所謂人工智能重塑工作的大工程,就像是自動駕駛汽車和人形機器人一樣,還不是商業化的成熟產品。相反,一種簡版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一個并不吸引人的角落里讓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后臺辦公室。
新的軟件正在將日常的辦公任務自動化,比如會計、計費賬單、付款和客戶服務。這些程序可以自動掃描文件,在電子表格中輸入數字,檢查客戶錄入的準確性,并通過一些自動計算機按鍵進行支付操作。
這項技術仍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變得越來越好。到目前為止,在各種試點項目中人工智能往往是專注于辦公瑣事,將員工從繁重的苦差事中解放出來,并不是取而代之。
這些機器人主要遵循簡單的規則,做出“是”或“否”的決定,而不是做出需要判斷和經驗的高級選擇。
“這是人工智能技術中最不智能的形式。”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信息技術與管理教授托馬斯達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說。
但所有跡象都表明,未來將出現更多人工智能應用。IBM、甲骨文(Oracle)和微軟(Microsoft)等大型科技公司正開始涉足這一行業,這些大公司的通常做法與機器人自動化初創企業合作。兩家領先的初創企業UiPath和Automation Anywhere的估值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據預測,到2021年,類機器人軟件的市場將增長近兩倍。
硅谷風險投資公司Accel普通合伙人、UiPath投資者里奇王(Rich Wong)說:“這是一波人工智能技術浪潮的開始,未來十年內這種技術將在整個經濟中蓬勃發展。”
這個新興領域的名字為“機器人過程自動化”。這些程序(通常被稱為機器人)符合人工智能的寬泛定義,因為它們使用人工智能的成分——比如計算機視覺——做簡單的事項。
對許多企業來說這已經足夠了。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的研究顯示,在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中,有近60%的公司至少有使用機器人自動化的試點項目。
已經開始采用自動化軟件的公司和政府機構很多。其中包括通用汽車、寶馬、通用電氣、聯合利華、萬事達卡、萬寶盛華、聯邦快遞、思科、谷歌、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州立汽車保險公司兩年前開始了它的第一個自動化試驗項目。如今,它有30個軟件程序來處理后臺任務,估計每年節省25000小時的人力,相當于大約12個全職員工的工作時間。
負責自動化項目的技術經理霍莉尤爾(Holly Uhl)估計,在兩年內該公司的機器人程序數量將翻一番,達到60種,節省的時間可能會增加兩倍,達到75000小時。
尤爾說,這種計劃的目的并不是裁員。她說,該公司的目標是通過有限的人員增加來提高生產率和營收。該公司的業務包括汽車、商業和工人賠償等保險服務。
尤爾說,她給員工的信息是:“在這里我們會與你合作,找出并解決那些讓你發瘋的任務。”
麗貝卡·摩爾(Rebekah Moore)是這家公司的高級審計師,她也有這個想法。保費審計員仔細審查保險政策,并提出改變費率的建議。摩爾說,他們只審查了不到一半的保單。
那些未予審查的政策必須被放在一邊并記錄下來。她解釋說,這一步是一項常規的數據輸入任務,包括擺弄兩個計算機程序、插入代碼和點擊下拉菜單。整個錄入過程大約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但據她估計,由于審查人員要處理數千份保單,所以時間加起來相當于每天花費約一小時的時間。
從今年五月份開始,一個機器人接管了這項工作。“沒人會想念這份工作,”摩爾說。
她是否擔心有一天機器人會取代她的位置?一點也不,她說。37歲的摩爾說:“我們會找到與我們時間相稱的更有價值事情。”
從州立汽車保險公司目前的發展上看,她的信心似乎是合理的。如果該公司實現到2020年節省7.5萬小時的目標,這將相當于少了40名全職員工,而州立汽車保險公司的員工總數為1900人。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實現增長。如果是這樣的話,對于州立汽車保險公司也就是比其他公司少雇傭幾十人。
自動化公司迫切希望把機器人作為有用的助手,而不是工作殺手。他們說,這項技術將變得更智能、更有用,能夠解放工人而不是取代他們。
UiPath首席市場官鮑比帕特里克(Bobby Patrick)表示:“長期目標是讓每個員工擁有一個機器人。”這家總部位于紐約的公司最近報告稱,2018年上半年其營收增長了兩倍多,年增長率逾1億美元。
Automation Anywhere首席執行官米希爾?舒克拉(Mihir Shukla)把他公司的機器人稱為“數字同事”。今年7月,該公司宣布已經籌集了2.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該公司的估值達到了18億美元。
在美國的人工智能市場,軟件自動化程度有所提高,有望實現快速增長。但分析人士說,這種擴張最終將導致失業。
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估計,未來三年內相關市場化營收將增長近兩倍,達到29億美元。Forrester Research預測,到2021年,機器人自動化技術的工作量將相當于全世界430萬員工的工作。
在一個充滿活力的全球勞動力市場上,這并不是說要裁員430萬人。這些機器人可能會做以前人類沒有做過的工作,而人們可能會轉向新的工作。
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克雷格·勒克萊爾(Craig Le Clair)說:“但是這些低端機器人將會變得更好,任務處理將會加速。對于員工來說,自動化帶來的既有紅利,也有痛苦。”
最近的研究將工作視為一系列任務,有些似乎已經成熟,可以替換,而另一些則不然。因此,這項技術的直接影響將類似于與機器人軟件約會的經驗,改變工作而不是破壞工作。
對州立汽車保險公司的尤爾來說,最持久的麻煩不是來自公司,而是來自她的兩個年幼的兒子,9歲的克里斯蒂安(Christian)和7歲的以利亞(Elijah)渴望一睹未來。
聽到媽媽談論工作中的機器人,他們一直要求她帶一個回家。“這不是你能看到的那種機器人,”尤爾如是告訴失望的兒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