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閃、馬桶MT和聊天寶挑戰微信,贏面有多大
■ 觀察家
如果社交產品無法沉淀到人際關系鏈中,闖入者們很難獲勝。
互聯網公司都有社交夢。社交始終被互聯網平臺視為流量困境的解藥,但過去數年里,又因為忌憚微信的江山一統,大家敢怒不敢言,繞道前行。1月15日,字節跳動、王欣和羅永浩于同一天發布了三款社交產品,分別為主打短視頻社交的多閃、主打匿名社交的馬桶MT和轉型為網賺模式的聊天寶。
在不少媒體看來,這是一次互聯網江湖的“三英戰呂布”。經過了與微信漫長的交際,我們同時進入了一個社交和微信的倦怠期,這也成了很多互聯網公司蠢蠢欲動的機遇。從互聯網江湖的視角看,有挑戰者是好事。微信過去幾次的革新,背后也都有挑戰者的影子。或許日后回看,三大產品的集體亮相,也將成為歷史周期的標志性事件。
而到了今天,這三款占盡風頭的產品,能否舉著“國民級社交應用寧有種乎”的大旗,俘獲足量用戶,顯然正遭到更嚴苛的打量。
一個尷尬的細節是,在馬桶APP里,大家可以匿名建立一個為期一小時的群聊,但在多數群聊的最終結果,是大家發出了自己的微信二維碼。這倒是頗有點黑色幽默——一個號稱要顛覆微信解決微信社交弊病的應用,最后成了提高微信活躍度的導流工具。
雖然挑戰者來勢洶洶,但騰訊似乎有些不以為意。馬化騰甚至罕見地公開評論馬桶,“旗幟鮮明地反對負能量的匿名社交”,并表示,先讓家里人能用起來再說吧。
這句話背后,潛藏著對用戶需求的不同理解。這也形塑了三款產品各自的定位。比如說,王欣認定用戶有匿名交流的需求。然而匿名社交真的是用戶剛需嗎?
在互聯網產品中,試圖走匿名社交路線的產品很多,包括國外的secret、國內的無秘等,都曾風光過一陣子,但很快就遭遇了用戶增長和留存的難題。尤其是在合規性上,匿名社交是對一些社交規則的破壞,時常游走在法律道德的灰色地帶。而在可見的2019年,監管互聯網已經是全球性的共識了,這種灰色空間或許并不存在。
再說多閃。多閃跟國外視頻社交應用Snapchat有幾分相似,而視頻這種表達形式是不是好的社交溝通渠道,注定要接受現實檢驗。作為視頻社交的鼻祖,Snapchat在上市首日,市值曾高達340億美元。但如今Snapchat市值是81億美元,長期徘徊在低點。股價低迷的原因是用戶增長的停滯。
視頻和社交或許是更新鮮的表達,但社交是一張人情網絡,再有趣的社交,也必須沉淀到人際關系鏈之中。能不能建構這層強關系鏈很關鍵。這也是為什么Facebook靠一個Stories的功能就能輕易制約住Snapchat的原因。這個故事,很難說是否會在微信和它的挑戰者身上重演。
本質上,匿名社交、無壓力社交或許是痛點,但更多也是產品經理對用戶的想象。社交產品是人情網絡的映射,而用戶對社交的需求是要求結果的。在過去曾經有種說法,網絡社交有四大驅動力,職場、興趣、戀愛、機遇,今天看來,這個法則依然存在。互聯網產品是人性的藝術。越界,就可能變為放大人性的惡,而不能夠洞察需求,最終會走入末路。
社交產品需要新的闖入者,但用戶需要的是尊重和滿足。在這一點上,挑戰者們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