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重慶巫溪張女士因不明原因暈厥,在全軍心血管病中心、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血管內科成功接受了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兩天后,檢測數據顯示,一切正常,可以康復出院了。據悉,此例手術為重慶首例,手術的成功標志著重慶在心律失常方面的診療技術邁入了國際領先水平。
據介紹,重慶巫溪的張女士,在2個月前不明原因的突發暈厥,好在暈厥幾分鐘后就自行蘇醒了,她和家人也就沒有引起重視。但在20天前,張女士再次無明顯誘因的出現了暈厥的情況,家人這才慌了神,趕緊將她送到醫院診治。在全軍心血管病中心、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血管內科,起搏組王江副教授接診了張女士,在對其經過全面詳細的了解和檢查后,確定所患的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陣發性全心停搏,就是心臟負責跳動的部位“罷工”了,也就是心臟停止了跳動,并且極有可能隨著病情的加重,停跳的時間會越來越長,目前最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植入心臟起博器,這也是患者的唯一選擇。
手術實施中。新橋醫院/供圖
該院心血管內科起搏團隊經過術前縝密診療方案分析,同患者和家屬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后,決定為她實施重慶首例無導線起搏器植入手術。手術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專家們通過股靜脈穿刺,成功將起搏器通過導管植入到心腔內部,整個手術時間僅用了30分鐘,患者術后反應良好。兩天后,通過不間斷的心電系統檢測,心臟功能正常,可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全軍心血管病中心、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晉軍教授表示,傳統起搏器是治療心動過緩的一線手段,自該技術問世以來,就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和傳統起搏器不同,Micra創新的無導線,無囊袋設計,可以大大減少并發癥發生的風險。相較于傳統起搏器,Micra體積減小了93%,僅有維生素膠囊大小,重量僅約2g。Micra擁有超強的電池續航能力壽命超過12年,同時兼容1.5T(特斯拉)/3.0T核磁共振掃描的創新功能,可以為心臟提供持續穩定的動能。該起搏器無需植入心內膜導線,也無需在胸前皮下制作囊袋放置脈沖發生器(起搏器),減少了創傷與感染風險。(通訊員 李春梅 記者 雍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