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1日,陌生人社交APP探探因傳播淫穢色情等違法違規信息被相關部門要求在全平臺下架。整改后,探探于去年7月重新上架,并且加大了對內容的監管力度。時至今日,探探重新上架已有300余天,但記者發現,如今該APP上仍有用戶利用平臺隱晦發布色情信息,并且還有不法分子利用該APP實施網絡詐騙。
有用戶利用探探平臺發布色情信息
歷經下架勢頭不減 財報虧損額相對收窄
今年3月,陌陌公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2019年全年未經審計財報。財報中,陌陌對旗下APP探探的相關數據也進行了披露。
數據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探探的凈虧損為1.89億元;同期,陌陌直播服務與增值服務付費用戶去重后,總數達1380萬,其中探探付費用戶450萬,同比增長5.8%。
作為陌生人社交 APP,探探在2014年橫空出世,以新穎的“雙選”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幾輪融資過后,探探被陌陌盯上,最終被陌陌以7.7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
如此高昂的價格收購探探,也側面證明了陌陌對探探的看中。陌陌CEO唐巖曾公開表示:“無論在用戶規模和收入方面,探探仍然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有待釋放,我們的目標是未來兩到三年,把探探打造成公司新的增長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還未成長為增長引擎,去年5月1日,探探就因傳播淫穢色情等違法違規信息被相關部門要求在全平臺下架。彼時,探探方面回應稱,探探APP因為違規被從應用商店下架整改,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要求,深入開展整改。
經過兩個半月的整改,去年7月中旬,探探終于重新上架。與此同時,探探對自身內容的監管確實越來越嚴格,如針對發布敏感信息的用戶直接做出封號處理,對內容審核做出整改等。
重新上架至今,探探已經走過了300余天。在這期間,探探不斷探索會員付費制度,豐富增值用戶體系,激發腰部和長尾用戶的付費潛力。
從數據上看,探探雖然依舊虧損,但同比2018年的數據,虧損額已經相對有所減少。另外從用戶量上看,據官方口徑,目前探探的用戶已經破億,日活躍人數過千萬。由此也可看出,雖然經歷了涉黃下架風波,但探探的用戶量并未受到太大影響。
市民舉報有用戶利用探探“招嫖”
記者注意到,如今在探探上仍然有用戶利用平臺發布色情信息。
近日,濟南市民王先生向本報反映稱,他在使用探探的過程中,發現有用戶利用探探“招嫖”。
“在APP上可以來回地用手指滑動,每滑一次都會有新的用戶照片出現。左滑就是不喜歡,右滑就是喜歡。”王先生告訴記者,就在他滑動照片的過程中,一張女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的照片出現了,尤其是上面非常明顯標注出來的QQ號,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記者在王先生提供的截圖上看到,他所滑到的用戶昵稱為“孟一涵”,其照片較為模糊,但在圖片左側的位置,有明顯的QQ號標注。與此同時,在下方的評論區,該用戶還自己留言“好好學習,等你哦!”“想要的+”等性暗示話語。
隨后,王先生添加了該用戶的QQ。在王先生提供的聊天記錄中,該用戶多次表示如“想約的話,我去找你”,“過夜1200,不過夜600”等露骨話語,并發送女性照片。“色情交易”明碼標價,利用探探作為平臺引流,這種方式在探探下架整改前并不少見?,F如今,明明已經整改后的探探再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否因為探探對平臺的監管力度仍然不夠呢?
對此,記者致電探探客服,并根據客服要求發送采訪函至探探媒體聯系郵箱,但至截稿前,對方尚未回復。“這只是其中一個,我之前還滑到過不少將QQ或者是微信號標注在照片上的用戶。”王先生對記者表示,這位昵稱為“孟一涵”的用戶并非個例,平均每滑上幾十張照片,就會有“特殊標記”后的照片出現。
據王先生介紹,這些照片基本都是假照片,而這些用戶一般都是“經紀人”的角色,在添加QQ或是微信后,這些“經紀人”會按照價格給王先生發送女性照片,并明碼標價。
記者注意到,現在使用探探需要實名注冊,同時需要上傳本人照片進行驗證。那么這些假照片是如何通過探探驗證的呢?
從“經紀人”到假照片直至真正進行情色交易,這條環環相扣的黑色產業鏈幾乎是透明的。盡管因為用戶量龐大,或許探探很難做到絲毫不差的全部監管,但讓不法分子如此簡單的從中獲利,是否也證明了探探的實名認證體系以及敏感詞監管方面存在漏洞?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致電探探客服,并根據客服要求發送采訪函至探探媒體聯系郵箱,但至截稿前,對方尚未回復。
利用探探尋找目標 不法分子騙取錢財15000余元
除了涉黃之外,對于不法分子來說,探探還成了實施網絡詐騙的平臺。
據山東省臨沂公安發布,今年4月17日,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被費縣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新莊派出所聯合抓獲。
案情介紹顯示,在費縣一小學任教的女教師孫某某是典型的文藝女青年,還是單身的她在工作之余喜歡到網絡交友平臺結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2020年2月初,正在探探上瀏覽的孫某某被昵稱“微生南”的名字深深吸引,便主動添加了“微生南”為微信好友。
“微生南”正是李某某,他將自己偽裝成高級知識分子,并以“醫學世家”“高富帥”等身份行騙,多次騙取孫某某的錢財。
被費縣警方抓獲后,李某某坦言,他專門通過探探添加年輕女性的微信,虛構自己的身份,冒充大學講師、未婚男士和對方談情說愛,騙取對方信任后,以推銷高檔口紅、資金周轉不開、銀行卡限額等為借口,先后詐騙五名女網友的錢財15000余元。
從李某某的供述上看,與前文所述的利用探探引流招嫖一樣,探探正是李某某用來尋找目標的平臺。而作為平臺方,探探或許很難甄別用戶到底是真心交友,還是別有用心,但對于別有用心的用戶,平臺是不是應該有一些預防措施呢?
對此,記者致電探探客服,并根據客服要求發送采訪函至探探媒體聯系郵箱,但至截稿前,對方尚未回復。
重新上架的300余天來,探探對涉黃內容加強監管的同時,也對不法分子利用平臺實施網絡詐騙的事情做出了舉措。去年10月,探探就曾協助山東警方破獲了一起電信詐騙案,抓獲了近40余名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