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觀眾安心進劇場,舒適看演出,8月8日,中國兒藝邀請了北京東城藍天救援隊對包括中國兒童劇場、假日經典小劇場在內的劇場內外進行了全面消殺工作,并對座椅椅墊、兒童專用增高墊進行了拆卸式消毒清洗。為了減少觀眾的聚集時間,中國兒藝更新了實名票務系統,在實行“一票一人一證”的基礎上,觀眾可通過線上實名購買電子票,在現場直接掃碼入場。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環境下,中國兒藝在開放中國兒童劇場和假日經典小劇場的同時,還將演出拓展至國家大劇院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大型兒童劇《寶船》、探討母愛和生命意義的親子音樂劇《小蝴蝶的媽媽在哪里?》、根據瑞典經典作品改編的家庭音樂劇《皮皮·長襪子》、展現安徒生原汁原味童話的兒童劇《小美人魚》、充滿童趣與溫情的童話劇《小蝌蚪找媽媽》紛紛上演,給小朋友帶來多樣化的選擇。
在本輪《寶船》演出的首場,中國兒藝為前來觀看演出的觀眾準備了“2020定制紀念徽章”。每一位觀眾都可以將對中國兒藝的想念與期盼,寫在前廳的留言墻上。
中國兒藝黨委書記、副院長馮俐表示,“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我們每一個成年人,也是曾經的孩子。兒童戲劇是我們所有人的精神家園。中國兒藝永遠和我們、你們、和大家在一起!”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可以欣賞到精彩的演出,中國兒藝自8月28日起,于每周五晚在中國兒童劇場增加一場演出,于每周日晚在假日經典小劇場增加一場演出,讓觀眾有更多樣的選擇,也滿足了更多孩子的觀劇需求。
據悉,在劇場停演的209天里,中國兒藝推出了《中國兒藝藝術課堂》《中國兒藝經典劇目賞析》《耳朵也愛兒童劇》等原創欄目,通過新媒體平臺推送了110余篇藝術內容,不僅為疫情中的孩子們提供了溫暖與力量,也讓孩子們不出家門,便能學習藝術知識,欣賞藝術作品,感受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