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濰坊市文旅產業、夜間經濟發展分專班把文旅產業和夜間經濟工作作為推動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不斷提升文化旅游和夜間經濟品質,加快文旅產業和夜間經濟繁榮發展,建立健全分工明確、合作有序的協調推進機制,各級各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共同推進文旅產業、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
制訂完善政策措施
5月26日,市政府印發《推動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對文旅集團、星級酒店、新創建A級景區、旅行社、旅游人才等進行大力獎補。
市文化和旅游局出臺《推動文化旅游融合“雙十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在全市打造10家文化旅游集團,提升10個高品質旅游景區。
市商務局等9部門聯合下發了《濰坊市推進夜間經濟發展實施意見》,采取13條具體措施,全面提升夜間經濟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和品牌品質,打造“夜濰坊”地標、升級“夜濰坊”商圈、培育“夜濰坊”生活圈。啟動了《濰坊市夜間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對全市夜間經濟發展進行中長期規劃,引導夜間經濟集聚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市商務局啟動夜間經濟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進行深入調研,提出規劃思路,落實專項資金,進行政府采購,計劃10月份完成編制。
市市場監管局出臺《關于發揮職能作用服務重點文旅項目和夜間經濟發展的意見》。
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加快推動全市28個重點夜間經濟項目建設,其中新建項目16個,改造升級項目12個,總投資額230億元;10個計劃于今年完成,8個于明年完成,其他陸續于2022-2023年完成。
建立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導向計劃,在全市梳理134個文旅項目,總投資1269.4億元,當年計劃投資128億元。1-6月份全市文化旅游完成投資58.5億元,同比增長0.69%。諸城竹山生態谷鄉村旅游綜合體列入2020年省重大項目;紅高粱特色小鎮等3個項目列入2020年第一批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青州九龍峪等18個重點項目納入省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庫,入庫數量居全省前列。
加大步行街和特色商業街的改造升級力度,青州古城步行街、十笏園步行街被列為省級示范步行街區,8月28日,青州古城步行街參加了央視直播的“山東消費年”連線活動。老濰縣美食街、泰華中興商業街、萬達金街、陽光100等步行街運營環境進一步優化,服務功能不斷完善,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日益攀升,成為市民夜間生活和消費的聚集地。
惠民消費拉動市場
研究制訂了《濰坊市健康生活消費促進活動實施方案》、《濰坊市進一步促進消費回補政策措施》,市縣兩級商務部門面向全市在餐飲、零售領域發放了總額4950萬元的惠民消費券。
其中,中心城區分三期發放購物、餐飲消費券142.2萬張,8000多家門店、商鋪參與,受益市民88.7萬人次,消費杠桿作用達到10倍以上,加速了消費者信心回歸, 有效釋放了消費潛力。
舉辦第四屆濰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季,開展“周末免費游濰坊”、“濰坊人游濰坊”等活動,發放240萬元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費券和450萬元旅游定向券,吸引外地過夜游客、鼓勵本地市民旅游消費。截止目前,舉辦主題活動734個,參與人次165.7萬,參與惠民消費季企業271家,景區和旅行社72家,發放消費券金額595.1萬元,承兌405萬元,直接帶動消費1953.58萬元,間接帶動消費2.9億元。
1-6月份,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1381.85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9.5億元,其中商品零售987.5億元、餐飲82億元,同比增幅均高于全省。全市現有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1219家,規模以上商業綜合體、特色商業街35個,相對集中的地攤夜市約420處。泰華城、谷德廣場、佳樂家新華店和佳樂家Family歌爾店夜間銷售額占比超過40%,限額以上餐飲企業以及茂街、“239·蓉花里”等特色美食街夜間營業額占比達到60%-80%,接近夜間經濟發達城市平均夜間消費占比水平。
廣泛開展主題活動
抓住夏季夜間消費旺季時機,全市集中在6-9月份策劃推出了啤酒節、燒烤節、品牌直播、后備箱市集、傳統文化技藝展演展賣、足球月、音樂節、藝術展等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夜間消費活動。
市文化和旅游局開展非遺云展會活動,采取網紅直播帶貨的方式,10天營業額就達到118萬元。在濰坊大劇院啟動第五屆市民文化節,舉辦“濰坊之夏”音樂會,在全市部署開展夜間文旅消費活動。近日,在泰華城、銀座商場、萬達廣場組織開展了出口產品轉內銷“雙進活動”,全省100多家外貿出口企業走進商場展示展銷、與零售商建立合作關系,進一步豐富優質商品供給。
入夏以來,主要商業街區和商業企業都紛紛策劃推出了啤酒節、燒烤節、品牌直播、后尾箱市集、傳統文化技藝展演展賣、音樂節、藝術展等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夜間消費活動,營造了濃厚氛圍,激發了消費潛能,推動了我市夜間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
濰城區以十笏園文化街區為引領打造繁華“悅夜濰城”;奎文區開展“非遺夜生活”巧藝百工展演月活動,將濰坊1532文化產業園老廠區變身夜間游玩新標地,開展濰坊青島啤酒嘉年華活動;寒亭區舉辦首屆畫鄉文化旅游節暨第十七屆楊家埠風箏年畫藝術節;峽山區啟動濰水歡樂大舞臺暨消夏夜市;濱海區開展了文昌湖夜間旅游活動。
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專班各成員單位立足部門職責,優化服務、強化監管,全力推動夜間經濟發展。
市交通局提升特色商業街夜間交通服務保障能力,于5月1日起恢復公交車夏季運營時間,對夜間出行活躍度較高的泰華城、谷德、佳樂家、萬達、十笏園、茂街等區域線路進行適當延時服務,擴大公交夜晚服務范圍。新開通150、151兩條夜間經濟專線。截至目前,有22條公交線路末班運營時間達到20:00以后,111路夜間公交末班濰坊北站始發時間達到22:50。
市場監管局創新監管方式,根據夜間經濟特點,適時調整監管力量、時段和頻次,探索實行錯時監管,推行審慎監管和容錯糾錯機制,實行輕微違法行為免強制、免處罰,激發了夜間市場主體活力。
市衛健委指導夜經濟市場主體落實常態化防疫措施,確保經營安全和食品安全。
發布會上還對濰坊市夜間經濟暨夜間文旅消費品牌進行了介紹。品牌突出體現夜間消費、全民共享理念,與風箏都城市品牌有機結合在一起,獨具濰坊市文化特色。整個品牌logo圖形設計構思巧妙,簡潔明快,易識易記,視覺沖力強,寓意吉祥豐富,體現了歷史文化與現代時尚結合,地域特色和國際性結合,抽象與具象相結合,精致和諧與大氣開放相結合。
下一步,濰坊市圍繞品牌打造將突出宣傳推廣,建立品牌體系,使品牌建設成為全市夜間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加快項目建設,使項目建設成為夜間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引擎,建設夜間消費集聚區,積極創建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