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我國將推行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那么,推進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能夠解決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的哪些具體問題?將采取哪些措施推進相關工作?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副司長薄昱民,國家郵政局辦公室副主任、二級巡視員侯延波對此進行了解讀。
侯延波介紹說,快遞包裝綠色治理關系到包裝生產企業、電商企業、寄件人、寄遞企業、收件人、回收企業等多方主體,涉及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理全產業鏈條以及上下游各方面。治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國家郵政局會同相關部門從完善頂層設計、健全法規標準和政策體系、強化監督管理、注重試點示范和加強共建共治5個方面,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去年,該局結合行業實際提出“9571”工程,即電子運單使用率95%、50%以上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循環中轉袋使用率70%、1萬個郵政快遞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目前4項指標分別達到98%、52%、75%和3萬,說明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今年,國家郵政局繼續實施“9792”工程,即今年年底前力爭實現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70%、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90%、新增兩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截至8月底,全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4.3%,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68.5%,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87.2%,新增3.5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箱的郵政快遞網點。
侯延波介紹說,在治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表現最突出就是快遞包裝產品缺乏權威的綠色認證,沒有統一標識,造成消費者識別難、寄遞企業采購和使用難、監督管理部門現場檢查難。開展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可以有效化解上述問題,有利于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工作有序進行。
薄昱民表示,此項制度是我國統一綠色產品認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實施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必然要求;是增加綠色快遞包裝產品供給,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快遞包裝行業綠色轉型升級、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侯延波說,國家郵政局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結合部門職責和任務分工,抓好推進落實。一是開展認證政策的宣貫,提升全行業對綠色產品認證工作的認識,引導生產企業自愿申請綠色產品認證。二是推進認證結果采信,納入《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引導寄遞企業采購使用經過綠色產品認證的快遞包裝,逐步提升綠色包裝比例和應用規模。三是強化配套支撐建設,配合市場監管總局組建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技術專家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檢測服務能力,解決供給不足問題。四是做好日常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