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冬奧會的召開,帶火了周邊相關紀念品的銷售,其中除了廣受人們喜愛的吉祥物冰墩墩,冬奧紀念幣也是“一幣難求”。冬奧幣生產中的關鍵“鍍膜”技術,就掌握在坐落于臨安玲瓏工業區的杭州東興電訊材料有限公司手中。“你看,紀念幣表層的花紋、圖案非常清晰統一,在批量生產時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對制作模具進行‘特殊加工’,我們承接的就是這道工序。”公司負責人盛文妹舉著一枚冬奧紀念幣介紹道。
紀念幣的生產離不開模具,而模具的印制效果好壞、使用壽命長短則依賴于表層“鍍膜”技術。盛文妹口中提到的這項“特殊加工”,就是指為壓印紀念幣的模具“鍍膜”增能的冬奧紀念幣壓印模具“鍍膜”技術,全稱為真空鍍膜技術,又被稱作物理氣相沉積(PVD)。
“真空‘鍍膜’技術屬于表面處理的一種。對于冬奧會紀念幣的沖壓模具來說,就是在真空條件下,在產品表面增加一層很薄(微米級)但性能優異的薄膜,來提升模具的使用壽命和性能。”公司技術人員于磊給出了解釋,“例如我們汽車的噴漆和手機貼膜也屬于表面處理,只是采用的方法和實現的功能不一樣而已。”
這項技術好在哪里?
“一套普通的模具只能壓印2000-3000枚紀念幣就會報廢,壽命不長,且壓印出的紀念幣表面質量和一致性都比較差。”盛文妹向記者對比解釋道,“用‘鍍膜’技術加工后的模具,壓印數量可達到30000枚左右,壓印壽命可以延長10倍以上,而且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一致性也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區別于傳統的高污染、高能耗的電鍍、化學鍍,我們的技術采用物理方法,使整個生產工藝能耗較低的同時,還沒有廢水、廢氣、廢渣等污染物產生,屬于環保節能的一項技術了!”盛文妹笑著補充道。
據了解,在2017年經過前期技術調研和準備,東興電訊購置了在國際精密模具鍍膜行業里有領先優勢的英國Teer公司生產的“非平衡閉合磁場磁控濺射鍍膜機”多臺套設備,建立了基于真空鍍膜的模具增能產線。之后,在“吃透”國外技術的基礎上,又進行二次開發。最終,通過對鍍層工藝不斷改進,達到了各造幣公司對模具增能的需求,得到了用戶的好評和持續訂貨。
“這次完成冬奧會紀念幣模具的訂單,對我們公司發展是一個轉型和提升,我們原來主要是以電纜配套的鋁塑復合帶、銅箔復合帶等生產為主,真空鍍膜技術為公司發展打開了新的領域!”盛文妹介紹,這一技術在精密模具行業的產品增能上有廣泛應用,可用于發動機、氫燃料電池、機器人、化妝品模具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
(記者 管光前 葉佳裕 通訊員 帥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