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滄州市印發《關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的若干措施》,加快提升全市科技創新水平。
激勵各縣(市、區)增加研發投入。到2025年,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1%。建立健全市、縣兩級財政科技資金增長機制,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激勵全社會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縣(市、區),研發投入強度較上年每增加0.1個百分點,最高獎勵20萬元;對研發投入強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縣(市、區)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對研發投入強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縣(市、區)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用于推動科技創新活動。引導企事業單位加大研發投入。全面落實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服務貿易類)各類創新優惠政策。對上年度入統的研發經費投入600萬元且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的企事業單位,市財政給予最高20萬元后補助。
支持高校院所加大研發投入。對域內高校院所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的項目擇優給予最高50萬元資金支持。支持高校院所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研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最大限度激發科研人員科研動力和創造力,對改革成效突出的單位給予最高50萬元支持。加強基礎研究,設立市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擇優給予最高30萬元資金支持。
促進產業創新發展。聚焦“4+5+3”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每年實施科技攻關“揭榜掛帥”項目10項左右,每個項目給予最高300萬元的后補助,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
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到2025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300家,科技領軍企業達到5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次培育機制。
支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到2025年,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總數達到245家。鼓勵企業、高校院所建立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平臺給予最高1000萬元后補助。對新獲批建設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給予最高100萬元后補助。對評估優秀的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給予最高50萬元后補助。
完善創新型企業育成體系。對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每孵化1家高新技術企業給予最高20萬元后補助。對建設在大中專院校內的眾創空間,擇優給予最高20萬元資金支持。
推動科技園區建設。對獲批建設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給予最高100萬元后補助,對獲批建設的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給予最高50萬元后補助。
支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設立市級重大科技專項,對獲得立項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資金支持。
深化國際科技合作。支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給予最高100萬元后補助,對新認定的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給予最高50萬元后補助。
大力引進培育科技人才。對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省突出貢獻獎的個人(工作單位須在滄州市域內)分別給予不低于500萬元、100萬元后補助。對國內外人才及團隊到滄州市創新創業、轉化科研成果的擇優給予最高50萬元資金支持。對企事業單位引進國外智力項目給予最高50萬元資金支持。
(記者代晴 通訊員劉天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