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塘企業提需求,杭州專家解難題,昨天,一場相隔四千里的科技云上對接會在杭州錢塘區和四川理塘縣兩地舉行。“塘塘合作”再出新招,攜手杭州市科協鄉村振興學會聯合體,精準解決理塘企業的科技需求,助力當地高質量發展。
7家企業與7位專家“隔空”結對
風干牦牛肉從傳統加工手藝轉變成現代加工方式要注意些什么?白蘿卜如何進行自動分級分選?如何克服高海拔蜜蜂養殖的技術問題與蜂蜜儲藏問題?如何結合數字化文旅帶動理塘的青少年旅游板塊?對接會上,理塘縣7家企業代表頻頻拋出難題,來自杭州市科技合作促進會、杭州市食品營養學會、杭州市農科院和中青旅浙江公司的7位專家一一接招,從農業技術、生產品控、企業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議。
牦牛是理塘三寶之一,以往牦牛肉全靠傳統人工來進行風干,如今引入機器加工系統后,如何不破壞熟肉食品的口感及蛋白性質,又達到殺菌目的,是困擾理塘縣高城鵬飛牦牛肉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的難題。
對此,浙江省農科院食品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晉建議,可采用傳統的巴氏殺菌、輻照殺菌技術,但是一定要配合冷鏈物流和抗菌劑,才能有效遏制肉毒桿菌的生長。
綠盛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總裁辦主任張時勝則在控制產品質量上分享了綠盛的管理經驗,他表示,企業可將質量管理體系和人力管理體系結合在一起,授予質量監管人員一定的權限,并成立產品委員會,重點協調落實各部門在產品市場、研發和質量中的各種責任。
現場,高城鵬飛牦牛肉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高興地說:“這是真專家,我們能聽懂。”
科技賦能開啟對口支援新局面
去年,杭州調整新一輪對口支援縣縣結對方案,錢塘區與理塘縣“牽手”。在這場跨越千里的“塘塘合作”中,錢塘駐理塘工作分隊在工作中發現,理塘縣地處雪域高原,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純凈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高品質的高原農特產品,但科技賦能與技術革新是短板。那么是否可以把杭州的科技專家請來為理塘的鄉村振興把把脈?
工作分隊很快走訪、對接了杭州市科協,介紹了理塘的情況以及發展需求,提出了科技幫扶的建議,科協當即表示,協會85個學會近千名專家,今后都可以成為理塘的科技顧問。
昨天對接會現場,兩地還簽署了《塘塘科技幫扶協議》,頒發了科技服務理塘結對專家證書,發布了塘塘云上科技幫扶平臺,對理塘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遇到的科技問題,采取“一對一”云上結對幫扶,開展技術指導、技能培訓、成果轉化、創業輔導、政策宣傳、規劃設計等科技服務。
掛職理塘縣委常委、副縣長的杭州錢塘區干部葉小明表示,通過塘塘云上科技幫扶,希望為天空之城插上“科技翅膀”,讓科技創新照亮鄉村產業的振興之路,全面推動兩地在產業發展、智力支援、消費幫扶、民生改善、交流交往交融等方面的深層次合作。
(記者 李如艷 通訊員 周丹 許燕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