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加氫反應器進行加熱處理的過程中,使用電磁加熱新技術,成功開創了電磁加熱技術在千噸級鍛焊懸浮床反應器最終退火的先河。
在生產制造過程中使用超音速射吸氣割工具,切口小,速度快,整齊,無掉渣現象。
超厚度大型筒體的卷制成型技術能讓每張板材節約熱處理燃氣大約百分之五十,而且提升了卷板效率和制作精度。
……
4月14日,記者在蘭石集團闕衛平大師工作室里看到了這樣一張“亮眼”的成績單,這也是工作室從2012年成立以來攻克的技術難題。
闕衛平是蘭石集團冷作工首席操作師,2012年,集團依托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甘肅省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培育試點單位及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了闕衛平大師工作室,通過實施技術改造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傳絕技帶高徒、“培、練、賽”和“傳、幫、帶”培養了數百名青年員工,有的成了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為蘭石集團及社會培養了大量的高技能骨干。
一直以來,全面激發技術技能人才活力是引領蘭石集團科技創新發展的一大“法寶”。
蘭石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濮興明介紹,集團構建了創新人才多元激勵機制,建立縱向可晉升、橫向能轉換的職位發展“六條通道”,形成以科研成果獎勵、成果轉化提成、科技創新項目薪酬、項目跟投、超額利潤分紅等為核心的多元化獎勵激勵機制。
通過探索創新“雙師型”人才隊伍建設,蘭石集團聘任了2名首席操作師為集團級“雙師型”人才,產生了首批“藍領教授”;32名技能人才受聘為公司級“雙師型”人才。截至2021年底,擁有科研人員567人,占裝備制造板塊員工總量的9.3%。
強化科技戰略支撐,大力實施創新驅動,還要構建科技創新生態體系。“修訂科技創新正向激勵制度辦法”“編制引領項目申報指南”……談起蘭石集團科技創新生態體系的舉措,蘭石集團總工程師陳建玉如數家珍。這些措施突出了集團科技創新戰略引領支撐功能,提高了全產業鏈科技創新能力。
目前,蘭石集團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及能源裝備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等國家級平臺3個,省部級平臺13個。創新平臺的支撐帶動作用日益顯著。與中科院、西安交大、華南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等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建立聯合實驗室、研究院及研發中心。牽頭組建甘肅省能源裝備創新聯合體,成為甘肅省首批5家企業創新聯合體之一,組織開展的重大項目——新型(微通道)換熱器(PCHE)和大功率五缸泥漿泵能源裝備研制及產業化項目被列入甘肅省重大科技專項,獲得1000萬元資金扶持。
不僅如此,集團還依托近年來匯聚的創新資源和科技成果,積極向外拓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合作領域。此外還大力推動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效益化,海工裝備、壓裂車組、懸浮床加氫技術、多晶硅裝備、新型(微通道)換熱器等一批重點項目產業化成效顯現。首臺套國產化N08810(鎳基合金)冷氫化反應器實現產業化推廣應用。
當前,甘肅省正在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強省會”“強縣域”行動。蘭石集團作為我國建廠時間最早、實力最強的集石油鉆采、煉化、通用機械研發設計制造為一體的能源裝備大型龍頭企業,正在搶抓政策機遇,積極助力甘肅省科技創新工作邁上新臺階。
甘肅省科技廳廳長張世榮在今年2月份召開的全省科技工作會議上談起“強科技”行動思路時說,在工業領域,要以“強科技”支撐“強工業”行動,聚焦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攻克一批產業化工程化關鍵技術。
如何將科技創新能力轉化成高質量發展的科技支撐力,蘭石集團和甘肅省一大批科創企業一道,正在把科技創新“愿景”變為該省發展新征程上的“實景”。
(記者 頡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