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專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半年財政政策有望更積極,預計財政支出節奏在三季度將明顯加快,支出結構將持續優化。此外,地方新增債券發行將迎高峰。
穩增長效應顯現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態勢下,財政政策穩增長效應將逐步顯現。
“5月基建投資增速大幅下滑,與規范和清理不合規PPP項目、規范地方政府舉債及銀行表外融資萎縮等因素有關。”安信證券分析師金嘉欣表示,不過,積極因素正在聚集,如中央對加快年內計劃財政支付進度的要求有助于中央項目加速執行,地方債發行規模和節奏提升也有助地方項目的推進執行。
廣發證券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超預期,為下半年財政支出打開空間。預計下半年基建投資貸款或放量,可望對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形成支撐。
“總的來說,財政政策向更積極的方向微調,未來相機抉擇的空間很大,可以在必要時對沖經濟下行壓力。”天風證券首席分析師宋雪濤表示。
支出結構料持續優化
下半年,財政支出結構將不斷優化。專家表示,財政資金投向重點是“補短板”,未來將加大教育、科技、精準扶貧等方面支出。基礎設施方面,新型城鎮化及信息基礎設施、老舊城區改造等方面支出將加快。
“下半年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將進一步提升。”國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預計,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財政支出將明顯加快,支出結構將持續優化,鼓勵科技創新力度加強,民生領域仍為保障重點。
下半年,PPP和地方債有望成為政策重要支點。
機構認為,隨著PPP清庫完成,規范PPP項目及部分整改后在庫PPP項目已重獲啟動,金融機構對于PPP項目的融資有望回歸風控更趨嚴格但有效供給持續增加狀態。此外,滬深交易所在6月上旬推出的基礎設施類ABS掛牌條件確認指南及信披指南或有利于引導基建融資非標轉標平穩推進。后續存量項目料陸續落地,PPP有望拉動基建投資環比回升。
宋雪濤預計,下半年將迎來地方政府新增債券發行高峰期,地方財政蓄力后的集中釋放將是推動基建投資好轉重要力量。
“下半年要持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對重點領域和項目的支持力度,在規范發展PPP和產業基金的基礎上,適度擴大PPP等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加快減稅和降費進程,切實降低企業負擔。”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說。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張連起認為,下一步應更大力度減稅、增加支出,下大力氣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競爭力,通過有效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增長,及時對沖外部沖擊。(記者 劉麗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