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指數編制公司MSCI初步以2.5%的納入因子納入A股已有一月。在過去一個月里,海外資金投資A股的主要渠道——滬深股通平穩順暢,整體持續凈流入。后市海外資金流入的持續性如何,成為市場關注的問題。
首步納入吸金或超千億元
2017年6月21日,MSCI宣布將于2018年5月和8月分兩步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在已經完成的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首次調整即2018年5月31日收盤,首次納入的指數納入因子為2.5%,占該指數權重0.39%。
雖然該比例看著相對較低,但考慮到截至2017年底,有超過1.9萬億美元的資產是以MSCI新興市場指數為基準進行投資的,據測算,僅被動投資方面,就將帶入80億美元,即超過500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若再加上主動投資的規模,實際引入的外資或超千億元人民幣。
滬深股通5月份以來的資金流,也很好地佐證了這一點。
分渠道看,滬股通方面,截至6月底,2018年以來該渠道累計凈流入855億元,其中4月、5月的單月凈流入額分別為275億元和268億元。同期深股通渠道累計凈流入747億元,其中5月份單月凈流入達240億元,創下自深股通開通以來的單月凈流入額新高。
整體來看,滬深股通兩個渠道,2018年以來已合計流入1602億元,其中5月份單月凈流入達508億元,與前述所估算的外資流入規模相仿。
“考慮到外資亦可通過QFII/RQFII渠道投資于A股市場,A股首次納入MSCI引入的外資規模遠超千億元。”受訪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后市海外資金流入仍可期
近來,雖然A股隨外圍市場波動性加劇而不斷震蕩,但滬深股通并未出現大幅凈流出的情況。事實上,即便在滬指下探2700點的近幾個交易日里,海外資金均有借道前述兩個渠道適時加倉。
在業內人士看來,根據MSCI納入A股的時間表,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快開放步伐的加大,以及A股市場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海外投資者帶來的增量資金有望不斷增加。
某資深市場人士表示,下一步,在8月份,MSCI將把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指數納入因子從5月份首次納入時的2.5%提高至5%,屆時A股指數權重有望達到0.8%,從而再度引入約500億元人民幣規模的被動投資資金,再加上其他主動投資的部分,“將又會是一個千億元的資金級別”。
前述判斷不僅是基于當下按部就班的納入計劃,還基于國際投資者的需求、指數編制機構的計劃,以及監管層對于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決心和舉措。
在2018年5月31日上交所舉辦的A股納入MSCI啟動儀式上,MSCI主席亨利·費爾南德茲表示希望以“更少的步頻、更大的步伐”將A股納入MSCI指數。
6月14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也表示,證監會已經著手研究相關新的制度與工具安排,以便盡快將A股納入MSCI指數因子提高到15%左右。
“若以15%的指數納入因子進行計算的話,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將達2.34%,約450億美元(近3000億元人民幣)的被動資金將進一步流入A股市場,再加上主動資金等其他外資來源,長期、相對理性的外資將源源不斷注入A股市場。”前述市場人士表示。(記者 張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