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上市首日破發,第二天便大漲近13.1%,昨天收盤價為19港元,全天成交近百億,總市值為4251億港元。在購買小米的股民中,也不乏“大戶”。據騰訊報道,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微信朋友圈稱,自己堅定看好雷軍和小米,連續兩個交易日通過二級市場,買了和擁有超過一億美元的小米股票。
昨天開盤,該股股價即高開高走,漲幅一度擴大至15%;最后其收盤價達到19港元,總市值達到4251.5億港元,約合541.7億美元。
市值:與美股京東相差不足20億
在中國互聯網巨頭中,小米當前市值逼近京東。據美股周一收盤數據,京東市值約558.9億美元。
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發微博稱:“這兩天像一場夢……厚道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雷軍表示:“這兩天的上市經歷,讓我們更感恩,感謝所有信任我們、支持我們的人!同時,讓我們更自信,更堅定走自己的路: 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讓全球每個人享受科技創新帶來的美好生活!”
昨天上午,雷軍還在微博曬出一張穿破洞褲的照片,紀念小米IPO首日破發。他表示,會時刻提醒自己要加油。
另據香港恒生指數公司昨天公告,由于小米集團符合恒生綜合指數的快速納入指數規則要求,將被納入恒生綜合指數、恒生環球綜合指數、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相關指數的成分股將于7月23日起生效。
破發:4年前的機構投資者被套
7月9日,小米登陸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開盤價為16.6港元,較發行價17港元下跌2.35%。
在談到破發問題時,雷軍表示,因為最近大勢不好,短期股價不是最重要的,長期價格才最重要。 雷軍表示,IPO從低點開始是一個新的開始,未必不是好事。第一是調整心態,其次是把公司做好,才能對得起支持我們的十幾萬投資者。
小米當天收盤總市值為479億美元,與三年半前的估值接近,當時國際投資者給小米450億美元估值。
2014年12月份,雷軍在微博上宣布,小米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額為11億美元,公司估值達到了450億美元。參與的投資機構包括All-Stars全明星基金,新加坡主權基金GIC,小米上一輪的領投方DST以及馬云旗下的云峰基金。
7月8日,雷軍在公開信中說,最早期VC第一筆500萬美元投資的回報高達866倍。不過,2014年12月投資的基金沒有這么幸運,他們的回報不但不高,剔除各類資金成本因素,如今并不賺錢甚至虧錢。
另據統計,截至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中資公司里,有13家公司上市首日就跌破發行價,占比高達68.42%。
分析:小米為什么能漲?
受小米股價上漲提振,昨天A股小米概念股大漲1.92%,居概念板塊漲幅第二。截至收盤,全志科技一字漲停,智動力、宜通世紀、森霸傳感相繼拉至漲停,共達電聲、風華高科、星星科技等漲逾5%,同益股份、奮達科技、宇環數控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小米上市首日破發,次日股價大漲,市場更關注其上漲邏輯。分析人士認為,首先是雷軍在當晚小米慶功宴上稱“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消息傳來,市場對于小米的信心得到很大提振。其次是小米將被納入香港恒生系列指數,這意味著小米集團將成為滬港通投資標的,A股投資者可以借道港股通購買小米股票。
在購買小米的股民中,也不乏“大戶”。據騰訊報道,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微信朋友圈稱,自己堅定看好雷軍和小米,連續兩個交易日也通過二級市場,買了和擁有超過一億美元的小米股票。
估值:判斷標準出現分歧
針對小米的估值,市場判斷截然相反。
按照上市首日小米收盤價16.8港元計算,小米當時市值是3759億港幣,約為480億美元,不僅與曾經盛傳的千億美元估值相去甚遠,而且上市首日,居然低于對折價。
對于此前小米的估值,市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不同估值方法的理由主要是對小米定位不同。目前,市場對小米的主流定位是硬件公司或者互聯網公司,同時由于IoT(物聯網)和生活消費品業務在小米三大主要業務中成長最快,也有分析將小米同小家電企業對標。
東吳證券行業分析師表示,小米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絕大部分營收來自硬件銷售,但它又不同于美的、格力等制造業企業,它還有著近2億的互聯網用戶。分歧由此而來——以制造業估值,小米太貴了;以互聯網估值,小米良心價。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提及很多人看不懂小米時認為,小米里面有很多創新,既是硬件公司,也是電商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我們的思路很簡單,米粉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一步一步來。通過過去8年的努力,我們做了100多種產品。”
至于未來股價的表現,有投資者表示,不排除大開大合的走勢。
評級:小米將納入富時中國50指數
國際指數編制公司富時指數發布消息稱,將于 7月13日收市后正式將小米(01810.HK)納入富時中國 50 指數,并于 7 月 16 日正式生效,同時,中興通訊(00763)將于同日被剔除。
此外,對于小米集團的后市,多數機構都給予了向好評級。麥格理在研報中首予小米集團“優于大市”評級,目標價為30港元,較17港元的招股價高出約76.5%,如果對比昨日的收盤價,小米集團仍有接近六成的上漲空間。
知名機構麥格理發布研究報告稱,看好小米的競爭性和商業模式,目標價為30港元,意味著預期股價與破發的股價比較,收益幾近翻番。麥格理認為,對比其他手機設備商,小米更能對其用戶貨幣化,并與互聯網和電商同業相近。小米互聯網服務毛利率達60%,遠高于集團整體的13%,公司有能力利用小米手機內MIUI系統,從用戶那里獲取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時,麥格理預計小米2018至2020年每股盈利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40%,并給予“跑贏大市”評級。該行還預計,小米集團的智能手機出貨量于2018至202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30%,至2020年達2.21億部,全球市占率為14%,主要由印度市場增長及東南亞、歐洲及中國市場占有率帶動。并預計2018至2020年印度市場出貨量年復合增長率15%,主要由智能電話滲透率、互聯網用戶及4G網絡提升所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