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數據顯示,8月1日至20日,龍虎榜合計成交金額為806.41億元,較上月同期的1089.40億元下降了26%。其中,8月以來機構席位與滬股通、深股通席位合計上榜金額較上月同期小幅增加8.43億元,營業部席位上榜金額則大幅下滑291.42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游資近期交易熱情有所下降,主要由于三個原因:一是盤面熱點匱乏,特別是沒有新的熱點出現;二是個股上漲缺乏持續性,漲停接跌停的極端走勢頻繁上演;三是機構逢高了結意愿強烈,常常與游資形成對手盤。
熱點匱乏已然成為當前市場的常態,佐證之一便是漲停板家數的持續縮水。數據顯示,8月以來,滬深兩市日均漲停家數為37.07家,大幅低于7月份的日均54.27家。今年上半年雖然滬指跌幅接近15%,但兩市日均漲停家數也有45.36家。
近期股價錄得漲停的個股中,絕大部分是老熱點的重復炒作,包括國企改革、5G、二胎概念等,新熱點幾乎絕跡。從歷年游資的交易習慣來看,新熱點往往是游資最為熱衷的交易主線,而老熱點的超跌反彈面臨套牢盤打壓等諸多不確定因素,無法吸引一線游資大舉進駐。
以本周一表現強勁的5G概念為例,中通國脈、朗瑪信息等個股紛紛收獲漲停,但上述個股不久之前剛剛刷新年內新低,股價較去年下半年5G概念最為火熱之時的回撤幅度超過50%。龍虎榜數據顯示,5G概念股周一買入榜單并未出現一線游資的身影。
由于缺乏熱點支撐,個股上漲的持續性也堪憂。僅在過去一周內,就有東方環宇、華明裝備、高樂股份等多只個股上演漲停接跌停的極端走勢,令不少追高買入的游資苦不堪言。
8月15日,次新股東方環宇在開盤不到半小時內,股價從最高上漲6%砸至跌停,最終仍以跌停價收盤。而就在前一交易日,東方環宇股價早盤便大單封死漲停,此后不再打開。
東方環宇8月15日龍虎榜顯示,長江證券佛山普瀾二路營業部席位與湘財證券佛山祖廟路營業部席位聯手占據買入前二,合計買入金額超過9000萬元。但從個股后續走勢來看,無論這兩家佛山席位當天以何種價格買入,至昨日收盤均不存在任何獲利機會。
機構資金持續逢高拋售,同樣構成游資交易熱情下降的重要原因。8月以來,游資交易最為活躍的一天當屬8月9日,當天科技板塊集體爆發,兩市漲停家數多達66家。交易所盤后披露的龍虎榜顯示,游資是當天科技股背后的重要推手,但在榜單的另一邊,多家機構席位趁機大舉拋售。
8月9日,安防龍頭海康威視罕見收獲漲停。當天龍虎榜顯示,老牌游資光大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與中國銀河證券紹興營業部現身買入榜單,買入金額分別達到1.54億元和9194.82萬元。而在賣出榜單上,3家機構席位集體現身,合計拋售2.17億元。
同日,太極股份股價收獲漲停,上海與浙江地區營業部攜手包攬買入榜單,買入金額在1000萬元至3300萬元不等。但在賣出方面,兩家機構席位共同現身,合計賣出金額245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