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伴隨A股市場各大指數的深幅調整,包括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的日子也并不好過。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私募基金的清盤數量居高不下,公募基金的發(fā)行則陷入“低迷期”。
A股現深幅調整
私募基金業(yè)績“受牽連”
2018年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深幅調整。來自中國基金業(yè)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底,已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36280只,基金規(guī)模2.41萬億元,較上月減少1261.56億元,減少4.97%。數據還顯示,僅從已備案的數量和規(guī)模來看,今年1-7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數量分別為35189只、35481只、35419只、36008只、35909只、35983只和36280只,規(guī)模則分別為2.61萬億元、2.60萬億元、2.58萬億元、2.56萬億元、2.55萬億元、2.54萬億元和2.41萬億元。總的來看,今年前7個月,盡管備案私募證券投資者基金數量總體上升,但基金整體規(guī)模每個月均在下降,7月份單月下降規(guī)模更是超過了1000億元。
來自私募排排網的數據則顯示,2018年上半年共發(fā)行8318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產品,私募發(fā)行數量相比較去年同期的10556只,下降了21.2%。從月度發(fā)行數量來看,進入2018年1月股市火爆帶動私募發(fā)行高開低走,1月發(fā)行2214只產品創(chuàng)出年度最高,其后發(fā)行數量便一路走低,雖然3月迎來短暫微量回升,但到了4月發(fā)行量再度掉頭向下,6月更是只發(fā)行了884只產品也創(chuàng)下了今年最低發(fā)行量。
根據私募排排網的統(tǒng)計數據,截至7月底,該機構監(jiān)測的所有證券私募基金產品,今年以來共有2016只產品清盤。在所有清盤的私募產品中,凈值不足1元的有多達486只,更有8只產品凈值不足0.5元。在2016只清盤的私募產品,提前清盤的有1092只,占比超過一半。
從業(yè)績表現來看,截至7月5日,納入統(tǒng)計的8214只股票策略私募產品中,有6869只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平均虧損為6.79%;其中,負收益的產品數量達到5162只,占比約75%。股票策略來看,22.54%的產品最近一年最大回撤在10%以內,32.46%的產品最大回撤超過20%。
公募基金發(fā)行延長募集期不鮮見
和私募基金一樣,公募基金的日子也不好過。從基金發(fā)行來看,WIND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8年前7個月,新成立的公募基金的數量分別為68只、90只、87只、65只、62只、79只和36只,發(fā)行總份額分別為1208.35億份、678.59億份、1113.30億份、595.60億份、352.10億份、529.79億份和1189.18億份。其中7月份的發(fā)行份額中包括了6只戰(zhàn)略配售基金,總份額達到1049.19億份。華寶證券研究顯示,在2018年7月間,進入清算程序的公募基金有42只,而當月新成立基金數為36只,從單月來看,首次在國內出現了清盤基金數超過新成立基金數的情況。在這42只進入清算程序的公募基金中,表決清盤的基金有15只,直接清盤的基金有27只。從清盤基金的類型來看,清盤基金以債券型與混合型基金為主。
由于市場疲軟,基金發(fā)行延長募集期甚至是發(fā)行失敗今年來已經屢見不鮮。中航基金發(fā)行的中航瑞景3個月定期開放債在7月4日延長募集期后,8月3日再次延長募集期;富國基金發(fā)行的富國周期優(yōu)勢混合基金在6月19日宣布延長募集期后,于6月28日再次延長募集期。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選擇延長募集期的公募基金產品已經超過了100只,其中絕大多數是權益型產品。8月16日,東吳駿宏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基金發(fā)布公告稱,截至2018年8月6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因未能滿足《東吳駿宏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規(guī)定的基金備案的條件,基金合同不能生效。這已經是月內第3只發(fā)行失敗的基金產品,另外兩只分別是銀河可轉債債券和中金金益A/C。
機構紛表態(tài):對市場抱有信心
盡管基金發(fā)行困難,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私募基金還是公募基金,無論是境內還是境外機構均對當前的市場抱有信心。
博時基金認為,隨著A股在MSCI權重有望上調、富時羅素指數或納入A股,以及人民幣匯率企穩(wěn)等,市場過度悲觀的情緒或有望好轉。南方基金則認為,當前市場整體估值已處在相對底部區(qū)間,長期看無論是宏觀經濟還是資本市場,都會面臨比較好的機會。農銀匯理則認為,股票市場的長期下跌已經使市場整體估值回到歷史相對低位,從中長期視角看已經體現出投資價值,應該給予股市更多關注,中長期前景廣闊的個股或許買點已現。
據最新數據統(tǒng)計,目前已有富達、瑞銀、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順縱橫、路博邁、安本、貝萊德、施羅德、安中、橋水、元勝、世邦魏理仕和畢盛等15家知名外資機構,先后在中國拿到了私募管理人牌照。根據中國基金業(yè)協會披露的信息,在這15家外資私募中,已有10家發(fā)行了產品,且大多以投資A股市場為主。
施羅德投資認為,A股市場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有超過3500只股票可供選擇,帶來眾多的主動選股機會。A股市場仍處于發(fā)展階段,其效率相對低于其他成熟市場,而這為主動型基金經理帶來更多獲取超額回報的潛力。經過近期調整后,A股估值已回到了具備吸引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