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下稱“全國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25日表示,下一步深化新三板市場改革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三個不動搖,即堅持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宗旨不動搖,堅持提升市場融資效能的目標不動搖,堅持持續鞏固市場的特色制度不動搖。
他透露,現階段新三板改革的首要目標是完善市場融資功能,提高投融資對接效率,既要優化現行小額、快速、靈活的定向發行機制,也要積極應對優質企業大規模融資需求和新經濟企業的獨特制度需求。因此,將考慮如何在現行小額融資制度上增加大額融資制度供給,在股票融資的基礎上提供更為豐富的融資品種,如優先股、可轉債等。
“中國新三板發展戰略高層論壇”25日在京舉行,隋強是在該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表示,新三板后續改革仍需以市場分層為抓手,著力解決發行融資、并購重組、交易定價、政策銜接等方面的市場“痛點”,全面提升市場價格發現、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等核心功能。
隋強認為,新三板初期規模積累的任務已經完成,制度設計理念和制度效應得到了檢驗,已經具備包括企業基礎、制度基礎、風險控制能力在內的,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礎和條件。“市場需求的變化為完善新三板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化新三板改革,市場有需求、制度有空間。”他說。
隋強表示,目前新三板市場已有萬家公司,市場中有相當一批處于發展早期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新經濟企業,服務好這些公司具有很強的帶動示范效應。新三板改革的出發點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背離中小微企業的需求,這是新三板的初心和使命。
統計顯示,新三板市場營收過億元的公司已有超過4200家,有近5000家公司最近兩年的平均凈利潤超過500萬元,有2600多家公司呈現跳躍式高成長,平均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達40%和104%。符合新經濟特征的新三板掛牌公司大約有4700家。
隋強說,新三板改革的首要目標是完善市場融資功能,提高投融資對接效率?,F行發行制度是新三板建立初期的統一安排,隨著市場發展階段的提升,掛牌公司對差異化的融資制度需求日益強烈,融資制度的靈活性和便利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當前階段,市場各方普遍反映新三板融資功能還不健全,發行制度單一、精細化程度不足、效率還不夠高。發行股份作為并購重組支付工具時,由于受到發行人數和投資者適當性限制,使得并購重組的效率也不夠高。
就此,隋強表示,新三板要推進融資制度改革,提高融資效能,既要優化現行小額、快速、靈活的定向發行機制,進行更為便捷的個性化安排,也要積極應對優質企業大規模融資需求和新經濟企業的獨特制度需求。他透露,下一步將考慮如何在現行小額融資制度上增加大額融資制度供給,在股票融資的基礎上提供更為豐富的融資品種,如優先股、可轉債等。
“當然,僅僅有融資制度單方面的改革是不夠的,提升市場融資功能,還需要進行相關配套制度調整,改善市場流動性,發揮市場交易定價對融資的促進作用。”隋強說,交易活躍不是新三板所追求的目標,但流動性低迷及其可能引發融資功能退化等一系列負面影響,必須引起重視。“我們考慮的是,交易定價功能的完善,要在完善融資功能的前提下統籌安排。”
此外,隋強還提到,新三板市場建立在主辦券商推薦和持續督導制度上的市場化遴選、約束機制,為進一步發揮公司在融資、并購重組上的自主決策提供了可能。建立多元交易機制可以為不同流動性需求的股票提供交易支持;對于市場大多數的小市值股票,做市制度發揮了較好作用,可在擴大做市商隊伍、建立做市激勵約束機制方面做進一步探索。
與此同時,新三板市場積累了一大批優質的新經濟企業,又有嚴格的適當性管理做保障,可以在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等股權激勵工具,以及如何適應科技創新公司在發展中保留創始人控制權的需求方面,作出新的嘗試。
隋強表示,去年新三板以市場分層為抓手統籌推進改革,達到了改革的預期目標。下一步改革仍需以市場分層為抓手,著力解決發行融資、并購重組、交易定價、政策銜接等方面的市場“痛點”,全面提升市場價格發現、資源配置和風險管理等核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