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部長劉昆8月28日向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作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并表示,下一步將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堅持標本兼治,依法依規管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劉昆表示,在嚴控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方面,將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督促整改政府投資基金、PPP、政府購買服務中的不規范行為,嚴禁各種違法違規擔保和變相舉債。妥善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省級政府對本轄區債務負總責,省級以下政府各負其責,重點加強對高風險地區的債務化解力度。
同時,進一步完善地方建設項目和資金管理,強化財政約束,有效抑制地方不具還款能力的項目建設。持續保持高壓監管態勢,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嚴肅問責地方政府、國有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做到終身問責、倒查責任。研究出臺加快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等制度辦法,加快推進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健全債務管理長效機制。
今年以來,財政部組織核查部分地區違法違規舉債擔保問題并按規定嚴肅處理,公開通報一批典型案例。監管政策進一步完善,從規范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加強對企業發行債券的監管等方面入手,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
據悉,為平衡好防風險和穩增長的關系,今年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比去年增加2.18萬億元,以保障地方重大公益性項目建設融資需求。債券品種也得到豐富,試點發行地方政府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存量政府債務置換繼續推進,以緩解地方政府集中償債壓力,1至7月各地共發行置換債券10866.16億元。
劉昆還表示,將把補短板作為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督促和指導地方加快新增債券發行節奏,保障必要的在建工程項目建設。繼續推進存量政府債務置換,支持地方騰出財力用于擴大有效投資。規范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吸引擴大民間投資。同時,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把穩定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保工資、教育、社保等基本民生支出,強化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