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統計已上市券商的半年報數據,上半年,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主要由股票質押式回購構成)的新增減值準備合計不超過20億元,對應券商股票質押業務自有出資規模,比例不到0.5%。
半年報落幕,券商股票質押業務“損失”浮出水面,與市場預期不同,上市券商對減值損失的計提并非不可承受(雖然對業績仍有一定影響)。有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券商對“出問題”的股票質押項目采取從寬處理的方式,并沒有視作違約啟動強平等處置程序。
券商“溫和”計提減值準備
綜合統計已上市券商的半年報數據,上半年,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主要由股票質押式回購構成)的新增減值準備合計不超過20億元,對應券商股票質押業務自有出資規模,比例不到0.5%。
上半年,證券公司在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上的減值準備大多是因股票質押違約導致。因此,合計不超過20億元的數字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券商踩到了多少股票質押的雷。如半年報顯示,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上半年“信用減值損失”中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分別為4.4億元、4.08億元,計提金額居行業前列;光大證券、興業證券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減值準備分別為1.84億元、7861萬元,相對兩公司上半年凈利潤,比例分別達18.99%、11.45%,可見,計提該部分減值準備對券商凈利潤的“削減效應”較為顯著。
今年上半年,A股表現疲弱,上證指數跌幅近14%,大多數個股跌幅大于指數跌幅,更有一些公司因股價大幅下跌引發主要股東持股質押爆倉。作為股票質押業務的主力出資方,市場普遍預計券商會在半年報中大量計提股票質押業務產生的減值準備。但目前看來,所計提的減值規模還不到整體規模的0.5%。
為何“實際情況”與市場預期存在差距?滬上某券商融資融券部負責人表示,券商半年報對股票質押的減值計提不大,主要是因為券商對自有出資(股票質押)項目風控較嚴,踩雷概率不高。近兩年“爆雷”的質押項目的出資方大部分都不是券商自己。
以*ST華澤(已暫停上市)為例,去年該公司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披露:實控人王濤、王輝所持股票質押于3家券商——東北證券、東吳證券及申萬宏源證券,涉及股數合計19162萬股,質押融資總額25.65億元。表面看,這3家券商可能因此蒙受巨額損失,但*ST華澤的公告顯示,穿透后的質押出資方均非券商自家,而是來自信托及定向資管計劃,3家券商僅承擔通道角色。
項目是否違約 券商尺度不一
上述券商融資融券部負責人進一步分析,除券商自有出資項目風控較嚴外,其對部分股票質押違約項目的計提尺度較為“寬松”,也是減值計提規模不大的原因之一。
某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券商融資融券部業務人員表示,對部分履約保障比例低于平倉線而沒有追保,但仍正常付息的未到期股票質押項目,券商會與資金融入方協商,通過補充名下房產、土地使用權等其他擔保物等方式進行處理;對融入方當前經營正常,只是處于臨時性資金困難的股票質押項目,則可在一定期限內暫不進行違約處置。
此種說法也得到多家券商信用交易部人士的認可。某中型券商融資融券部總經理告訴記者,受上半年A股走勢疲弱影響,有部分股票質押項目履約保障比例已低于130%(平倉線),且股東(資金融入方)無力追加保證金或提交擔保物。對于這類情況,只要在項目到期前相關股東能按期支付利息、到期有還款意愿且履約保障比例仍超過100%,券商會暫時視之為“正常項目”。對部分到期后融入方無力足額購回的股票質押項目,只要對應股票市值仍能覆蓋融入方的負債,券商暫時也沒有計提減值損失。
“若后市A股回暖,公司股價回升,上述項目的風險便隨之解除。若強行按違約處置,則可能會面臨兩敗俱傷的局面,這是最差的解決方案。”上述券商負責人進一步解釋道。但這位負責人也坦言,隨著股價的持續下行,被質押股票的市值不斷縮水,項目出現壞賬的風險越來越大。
事實上,按現行的券商與上市公司股東簽訂的質押協議看,如股東(資金融入方)未按約定展開提前購回交易或補充質押,未能使履約保障比例恢復到預警履約保障比例以上的,視為違約,將進入違約處置程序。若被質押股票為流通股,券商可通過二級市場或大宗交易拋售;若為限售股,券商可采用申請司法拍賣、待解除限售再行減持等措施。
有券商就選擇從嚴處置股票質押違約項目。其內部人士表示,能賣的股票都賣掉,不能賣的就強勢要求客戶還錢,哪怕只還一部分,總歸是要將履約保障比例提高到安全線以上。但若市場持續走熊,質押股東可能放棄購回,被質押的流通股可能受減持新規限制只能分階段小規模減持,而限售股的拍賣也可能無人接盤,這些情況將極大地考驗券商的風控能力。
記者還注意到,也有券商在報告期截止日前突然變更會計估計。如浙商證券6月30日發布了變更應收款項及融資類業務的減值準備計提標準的公告。其中,對融資融券業務(的非個別計提部分,下同),變更前的減值計提比例為0.5%,變更后的計提比例降至0.05%;對質押式回購業務,變更前的減值計提比例為1.5%,變更后的計提比例為0.7%。受多項會計估計變更影響,浙商證券今年1月至5月凈利潤增加了4850萬元。據半年報,浙商證券上半年凈利潤為4.0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