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險企保費收入逐月回暖跡象明顯。今年10月單月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壽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別約為20%、20%、20%、14%。
投行認為,上市保險公司戰略調整成效明顯,保費基本面持續改善。
“國內壽險行業保費收入逐月改善”的預期獲得印證,這從剛披露完畢的上市保險公司2018年前10個月保費收入公告中可窺一二。
一邊是保費增速回暖跡象愈發明朗,另一邊是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中低位”,主流投行人士紛紛看好保險板塊當前較優的估值性價比,以及這一板塊在四季度的估值修復機會。
壽險新單增速拐點已現
A股上市保險公司今年前10個月保費公告披露完畢。綜合來看,今年1月至10月,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壽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別約為4.8%、20.9%、15.0%和11.5%。
上市險企保費收入逐月改善跡象明顯。今年10月單月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壽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別約為20%、20%、20%、14%。主流投行人士分析認為,10月單月保費大幅增長原因主要在于去年同期基數極低。
回顧去年保費表現,上市險企今年以來保費基本面回暖明顯。與此同時,衡量壽險業內含價值的重要指標——個險新單保費同比增速——正迎來明顯的拐點。
中國平安連續在保費公告中披露了個險新單的成績。1月至10月,中國平安的個險新單保費為1318億元,同比下滑1.8%,但降幅較之前月份披露的數據進一步收窄。若從10月單月看,中國平安的個險新單保費收入同比增速不僅已經為正,且已恢復兩位數增長。而據投行草根調研數據顯示,其余3家上市險企的個險期繳新單保費收入也同步大幅改善。
今年下半年以來,各上市保險公司均加大了健康險的銷售力度。如中國平安在銷售“愛滿分”產品時提高傭金率,代理人活動率得以持續提升;新華保險在全國范圍推廣“多倍保”產品,且輔以刺激舉措;中國太保實施差異化傭金策略,預計健康險增速持續擴大。
不難看出,調整戰略的成效明顯。今年下半年以來,不管是原保費收入還是個險新單保費收入,均較半年報時有明顯改善,壽險業務的質與量普現回暖。“戰略調整疊加基數較低,共同促進上市保險公司保費基本面持續改善。預計這一態勢有望持續。”一家主流投行的分析人士表示。
保險板塊估值提升空間大
在該投行人士看來,上市保險公司的基本面將持續改善,有望推動價值進一步朝既定目標靠攏。此外,準備金釋放將提振利潤表現,預計今年全年上市保險公司的業績表現超過半年報。
就全年來看,得益于健康險銷售的穩中求進、去年四季度保費基數較低、四季度上市保險公司在費用投入和“加傭金”策略上的持續,疊加翹尾因素,有望共同推動上市保險公司負債端大幅改善,新單回暖趨勢將延續。預計四季度健康險高速增長,將帶動價值穩步提升。
與持續回暖的負債端相比,保險板塊估值仍處于歷史“中低位”。多家主流投行再次重申保險股在四季度的配置價值。
這些投行分析認為,上市保險公司當前估值處于舒適位置,且在負債端大幅改善、資產端企穩的背景下,保險板塊修復空間較大。當前明顯回暖的保費數據與當前保險股估值的組合并不合理,存在預期差。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意味著保險板塊的估值提升空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