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 ,*ST華業(600240,SH)以跌停價0.9元/股收盤,至此已連續19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幾無可能逃脫“面值退市”的命運。對此境遇,*ST華業總經理鐘欣僅僅向記者說道:“盡力了。”
今年以來,已有6只股票“面值退市”。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一種新趨勢,也說明市場風向在轉變,即投資者的投資更加理性,學會了用腳投票,“炒殼”的時代也在逐漸終結,而這也是制度不斷完善下的一種效應。未來,類似的“面值退市”現象仍會持續出現。
“面值退市”闖關失敗
此前,*ST華業已4次從“面值退市”邊緣逃離,有人甚至將其稱為“不死鳥”。不過,這一次,*ST華業終于未能“搶救”成功。
就在上一個交易日(11月8日),一些投資者可能還不相信會走到這一步。11月6日晚間,*ST華業曾發布《關于平泉市金寶礦業有限公司部分要約收購公司股票提示性公告》。當時,*ST華業已連續16個交易日股價低于面值。不過,這一利好消息未能挽救公司股價的下墜,11月7日,*ST華業收盤價錄得跌停。
11月7日晚間,*ST華業再發公告稱,平泉市金寶礦業有限公司已向相關銀行賬戶繳納要約收購保證金1600萬元。11月8日,*ST華業盤中上演“地天板”,將其“面值退市”的懸念再次保持。
直到11月11日這天,在上證指數全天下跌1.83%的背景下,下午兩點后,*ST華業股價一度觸及跌停,約下午2點44分,*ST華業股價再次跌停,并維持到收盤。收盤集合競價后,在跌停價0.90元的位置上,仍掛著21.38萬手賣單。
由于這已是*ST華業連續第19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股,即使明日股價漲停,*ST華業也難逃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于1元/股的命運,難逃走上“面值退市”之類。
由于*ST華業之前屢次逃離“面值退市”,在一些投資平臺上,有股民近來仍在買入*ST華業,并在0.99元/股的位置掛賣單,等著這只股票再次“重生”。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11日收盤后第一時間聯系到*ST華業總經理鐘欣,鐘經理僅僅說了一句話,“盡力了”。
破產和解無實質進展
2018年9月,*ST華業披露其應收賬款投資業務出現逾期,此事隨后演變為涉及金額高達百億元的詐騙案件。而該詐騙案的主要嫌疑人之一竟是*ST華業的間接第二股東李仕林,后者此前已被公安機關批捕。
百億詐騙案給*ST華業留下巨額債務窟窿。今年公司三季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ST華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負48.20億元。
今年7月1日,*ST華業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8月2日,上交所對*ST華業下發紀律處分決定書,認為公司存在開展巨額債權投資業務不審慎、未及時向市場披露和如實回復問詢函、相關信息披露不及時等違規情況,對*ST華業以及相關責任人等予以公開譴責等處分。
為了挽救處于旋渦中的*ST華業,*ST華業董事會在8月份審議通過了向法院申請破產和解的議案。不過,該破產和解計劃之后未有實質性進展。11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次就此詢問鐘欣,但后者未給出回復。
另一方面,*ST華業管理層還在今年5月份推出了股份增持計劃,但仍舊未能阻止*ST華業滑入“面值退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