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航天九院航天時代飛鵬總部揭牌儀式在花橋國際創新港成功舉辦,航天九院航天時代飛鵬總部正式入駐。該公司是由航天九院發起,聯合國內物流行業龍頭企業順豐集團設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專業從事無人運輸機系統研發設計、生產和特殊場景運營。公司未來主要瞄準運輸投送、民用物流、應急救援等領域深耕體系化解決方案,以滿足不同用戶實際場景應用需求。
在此之前的7月,智慧交通大數據(華東)應用中心暨車總館數據科技全國總部項目也已經簽約落戶花橋!項目首期計劃總投資50億元,達產規模約50億元,實現稅收2.5億元。
航天九院航天時代飛鵬總部,以及車總館數據科技全國總部項目的入駐,是花橋精心培育總部經濟并開花結果的生動縮影。
截至目前,花橋共有包括恩斯克、潤華商業、華住集團、東方雨虹、歌斐資產、諾亞等總部企業93家。其中外資總部23家、注冊外資14.19億美元,內資總部70家、注冊內資66.94億元,注冊資本超3000萬美元企業9家,超億元企業22家。2020全年總部企業實現銷售額551.89億元、實現稅收12.27億元。花橋的創新力、人才吸引力、優越的營商環境正吸引著企業競相入駐。花橋總部經濟正悄然興起。
筑巢引鳳 創造一流營商環境
去年年底落戶花橋的蘇州合力叉車有限公司,是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花橋投資設立的華東運營中心,集總部辦公、測試展示、銷售運營等功能于一體。“蘇州合力叉車有限公司是公司進一步提升品牌、完善服務、拓展市場等一系列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安徽叉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安國說,“從營商環境、配套環境、政府服務效率等方面綜合考量,花橋是一個優選地點,公司選擇這里作為華東運營中心是非常值得的。”
企業的城市布局本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但涉及設立、搬遷企業總部的決策,除了市場因素考量之外,背后往往還涉及地方政府的努力。為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花橋對總部企業有專門的配套政策,主要涉及租金補貼、裝修補貼、經營貢獻獎勵、人才公寓補貼、一次性獎勵、人才政策等相關優惠政策。此外,市場驅動創新,主打“昆如意”品牌的營商環境也讓企業少了很多后顧之憂。
謀劃布局 助力產業“高精尖”
傾力“筑好巢”,只為“引鳳來”。
花橋“誠意”的背后,是引進更多處于“價值鏈高端”企業的期望。
世界前三大綜合軸承生產企業——日本精工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恩斯克)在花橋的發展就是有力證明。恩斯克于2009年在花橋投資成立了中國區總部恩斯克投資有限公司。日本精工株式會社社長內山俊弘曾表示,中國區總部公司的成長對恩斯克在中國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大產業布局,聚焦核心競爭力,恩斯克還在花橋投資成立了除日本本土以外規模最大的技術研發中心。
在花橋,像恩斯克這樣蓬勃發展的總部企業還有很多。
在經濟學中,“總部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追求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最經濟原則”。花橋深諳此理,堅持招大引強與本土培育相結合,重點培育新經濟、物貿型、研發型三大特色總部,聚力打造花橋總部經濟新優勢。花橋“十四五”規劃中也明確:爭取到2025年,全區新增總部項目不少于25個,實現銷售額1000億元以上,形成數字經濟、服務經濟之外的又一個千億級總部經濟產業集群。此外,花橋擔負“橋頭堡”的使命,做好“沿滬”“對臺”兩篇文章,打造總部型項目落戶上海周邊的首選地。
總部集聚 凸顯城市競爭力
“總部經濟對上下游乃至整個產業、資源的配置,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它直接帶來稅收、產業乘數效應、消費和就業等。大企業把區域總部放在花橋,這是對花橋的一個很大的認可。”花橋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總部經濟是建設現代化樣板城市先行區的必需,也是實現更高能級產業發展的實施路徑。
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花橋瞄著這一目標開始布局。招引龍頭企業區域總部,吸引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和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等優質企業,在花橋直接設立區域總部,或先設立投資、管理、研發、貿易、結算等經營性機構,再逐步向區域總部轉型;鼓勵支持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在花橋設立分支機構,探索“微總部”或“準總部”運營模式,形成總部經濟種子梯隊。
與此同時,花橋大力培育本地潛力總部企業,加大本地優質企業培育扶持力度,及時將本地業態模式新、發展潛力好的成長型企業納入總部企業儲備庫;鼓勵本地在庫企業通過設立分公司、投資入股等方式立足花橋、布局全國,增強本地總部決策、結算、研發等功能,逐步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本地總部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