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第九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剛剛結束,深圳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備受各界關注。近日,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郭子平接受深圳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深圳市碳市場配額總成交量6384萬噸,總成交額14.44億元,市場流動性居全國試點碳市場首位,下一步,將盡最大努力創造條件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綠色低碳作為發展的基本要素,堅持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培育壯大綠色經濟,構建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綠色經濟體系,真正將綠色低碳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之中,努力探索一條具有特色的低碳發展新路徑。
當前,深圳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分別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1/5,處于全國最低水平;清潔電源裝機占比近80%;新能源汽車50余萬輛,綠色建筑超1.4億平方米,新能源汽車和綠色建筑推廣數量全國領先,PM2.5平均濃度處于副省級以上城市最好水平。
深圳積極倡導“主動停駛、綠色出行”,系統推進軌道、公交、慢行交通三網融合,率先實現公交車、巡游出租車全面純電動化;全面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1%,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達1.8萬噸;重點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工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綠色低碳產業增加值達1227億元。全面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水環境實現歷史性、根本性、整體性轉好,茅洲河、大鵬灣分別入選全國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同時,深圳堅持運用市場化手段推進低碳發展,率先在全國啟動碳市場試點,現有管控單位685家,覆蓋制造業、水務、公共交通、港口等31個行業。截至目前,碳市場配額總成交量6384萬噸,總成交額14.44億元,市場流動性居全國試點碳市場首位。今年10月,深圳又率先在香港發行50億元綠色債券。
據了解,下一步,深圳將堅定不移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盡最大努力創造條件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包括以政策機制建設為保障,創新發展方式,編制深圳市碳達峰碳中和的頂層設計文件、碳達峰行動方案等;以調整能源結構為重點,構筑現代化能源體系,增加低碳清潔能源供應量和使用量,大力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等;以低碳產業為核心,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實施低碳化升級,著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搶占低碳發展制高點,加快傳統產業低碳化改造,嚴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行業發展,嚴把產業能耗、碳排放、環境影響的準入門檻。
此外,還要以建筑、交通為支撐,提升低碳城市建設水平,如打造低碳交通網絡,從提高交通運輸工具的能效和排放標準入手,降低機動車能耗等。大力實施試點示范工程,實施低碳企業試點,建立健全企業低碳管理體系,完善低碳管理制度,加強企業碳排放管理等。
(記者 袁靜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