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0時,紹興首條智慧快速路——于越快速路正式通車。這不僅是紹興首條建成開通的快速路,也是全國首條支持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路網級智慧快速路、全國最全數字化業務系統的智慧快速路和全國首個將自動駕駛車輛進行管理業務應用化的智慧快速路。
“聰明的車”開上“智慧的路”,在該快速路通車前,本報“發現都市圈”欄目組記者親身體驗了一次乘坐無人駕駛車輛的旅程。
無人駕駛的車長啥樣?
“您好,請您系好安全帶,點擊屏幕上的開始行程,開始自動駕駛之旅吧!”按下中控屏幕上的“開始行程”按鈕,“無人駕駛”之旅就開始了。
紹興市城投阿波羅科技有限公司自動駕駛事業部總工程師馬向陽告訴記者,根據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制定的標準,無人駕駛分為L0至L5六個級別,這次體驗的車子是L4高度自動駕駛級別,“L4級別的汽車駕駛已經基本不需要人工操作了,但試運行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每輛車都配備了安全員。”
俗話說得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無人駕駛汽車的“眼睛”和“耳朵”,就是各種傳感器、攝像頭和激光雷達。
車頂上凸起的是一個激光雷達,它會把路線周邊所有的建筑物、行道樹、欄桿等一切固定物體的激光反射點云記錄下來,形成一個高清地圖。在無人車行駛過程中,AI(人工智能)會將自己檢測到的實時激光點云和高清地圖中的激光點云進行比對,從而識別出自己的位置。激光雷達的精確度很高,所以設備正常工作時車輛定位的誤差可以控制在幾厘米的范圍內。除了激光雷達外,車上還有9個攝像頭。
乘坐無人駕駛車輛,所有路況信息都可通過中控屏幕,實時觀看。記者在體驗中看到,車子遇到轉彎變道時,會提前打起轉向燈;當識別到有其他車輛靠近時,車子會自動踩下剎車。與應急剎車不同,由于是提前預判,無人駕駛車踩剎車顯得“很溫柔”,因此整個乘坐過程總結起來就兩個字——“平穩”。
“智慧的路”有多智慧?
于越智慧快速路可以說是無人駕駛車的最佳搭配,車路協同的建設讓出行更加智能高效、安全舒適。該快速路全長20.9公里,東起越興路,西至鑒水路,采用“主線高架+跨線橋+地面快速路+地道”的建設模式,其中高架段長9.8公里,地道段長1.4公里,地面段長9.7公里,主線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80公里,項目總投資約62.38億元。
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由于行進過程中的遮擋,會有盲區,全靠車輛本身的感知難以看到全貌。但有了車路協同設備,會有一個路側的感知作為補充,將車輛自身感知融合路側感知信息,可以應對更加復雜的道路場景。比如超遠距離、盲區車輛,都可以通過車路協同路側感知到,及時傳輸到車端。從而大大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能力,讓出行體驗更舒適,更高效,為自動駕駛的規模化商用,創造了條件。
據介紹,于越快速路路段設高清監控攝像機288個,電警攝像機共計249個,毫米波雷達167個,道路情報板149個。高清監控攝像機平均每200米左右配備一組。
“于越快速路的建成通車,拉近了杭州與紹興亞運場館間的時空距離,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和紹興市三區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堅強保障。”紹興市城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方維炯介紹,根據紹興市委市政府“融杭聯甬接滬”戰略部署和“六橫八縱”快速路網總體規劃,紹興市城投集團自2018年以來先后實施了總里程約100公里、總投資約400億元的快速路項目,首批開建的越東路一期、二環西路一期、二環北路智慧快速路等也將陸續建成通車。
(記者 徐瀟青 通訊員 章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