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價千金”。在蕭山區所前越山村附近,不少楊梅樹上已經結滿了紅紫色的楊梅,一顆顆果子飽滿圓潤,看起來讓人頗感可愛。李芳菲是村里的楊梅種植戶之一,管理著近50畝的楊梅林,對于她來說,接下來的兩三周將是她收獲一年辛勞的時刻。
實際上,從6月開始,杭州的楊梅季就正式開啟,杭州不少楊梅采摘園都打出了采摘楊梅的招牌,吸引顧客們的到來。
一斤60元 采摘園里預約忙
盧健松是杭州昊龍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管理著180多畝的楊梅園。從6月初開始,他的采摘園就逐漸進入到楊梅采摘季。“園子里的楊梅品種以中梅和東魁等為主,目前成熟的主要是中梅,這些中梅都種植在大棚里,所以成熟期比其他露天楊梅要早,目前可摘的面積為60畝左右。”別看這些楊梅成熟較早,但從口感上來說并不亞于楊梅豐收期。“這段時間雨水相對少一些,楊梅的口感非常濃郁,采摘價60元一斤。”
對于城北的消費者來說,徑山也是一處不錯的采摘楊梅場所。在徑山書院楊梅園里,400畝的“荸薺種”楊梅正在進入豐收期,工作人員李丹介紹徑山書院楊梅園的“荸薺種”楊梅頗有名氣,其特點就是果大、核小、色佳、肉質細嫩、汁多味濃、酸甜可口,其品質優勢極為明顯,一顆可食率達到90%以上。“現在每天來預約采摘楊梅的消費者非常多,消費者前來體驗時,必須要持72小時有效的核酸證明,并戴好口罩。”
今年楊梅產量超60萬噸
總產值近50億元
浙江是楊梅的原產地,栽培歷史已經有2000多年。目前,全省的楊梅生產規模穩居全國首位。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水果首席專家孫鈞介紹,浙江楊梅生產規模、品種資源、新品種選育、栽培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在全國領先。在眾多優良品種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東魁楊梅和荸薺種楊梅,占全省栽培面積80%以上。今年受天氣影響,楊梅成熟期比往年推遲4至5天,大棚促早楊梅已在5月中下旬開采,露地楊梅在6月中旬可成熟,晚稻楊梅和高山楊梅成熟期預計延至7月上中旬。
“雖然成熟期晚了一些,但今年楊梅品質不錯,尤其是個頭要比往年更大,因此,果農的收益預計會超過去年。”孫鈞說,作為最具浙江特色的水果之一,目前我省楊梅產業面積為130萬畝,今年產量預計60余萬噸,總產值近50億元。
(記者 朱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