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0日,西子航空飛機零部件項目在前進工業園區舉行奠基儀式,次日《杭州日報》頭版刊發報道,項目的開工也標志著錢塘在構建現代產業集群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重大產業項目是保持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也是錢塘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作為省市產業高地,十年來,錢塘堅持產業立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培育壯大智能汽車及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標志性產業集群,在構建“515”現代產業體系上跑出加速度。
實體化運作九大產業平臺 高質量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承載大產業的發展”是錢塘與生俱來的使命,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市委市政府便做出了“開發下沙”的決策,錢塘就此深度融入杭州工業東移戰略,逐漸承擔起為“錢塘江時代”探路的重擔。
經過二十余年的產業發展,產業的碩果如今在錢塘遍地開花:汽車產量占全市80%以上,生物醫藥產業營收比重占全市近一半;生物醫藥、航空航天兩個“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考核位列全省十強;“芯智造”被評為全省開發區產業鏈“鏈長制”試點示范。
針對產業發展策略的差異化設置產業平臺,這是錢塘放眼長遠、做強主業、激發活力的重要一招。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例,2018年5月,杭州醫藥港建設正式啟動,全市系統性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落戶錢塘;2020年5月,杭州醫藥港、杭州大創小鎮、杭州綜合保稅區、錢塘芯谷、杭州臨江高科園、杭州前進智造園六大產業平臺重磅落地,六大產業平臺“和而不同”,進一步激活各方力量,提振產業動能;去年9月,錢塘科學城、美麗云城、江海之城三大嶄新產業平臺登場,引領錢塘產業發展再攀新高地……
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證明:2021年,錢塘九大產業平臺中,六個平臺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區比重達93%,工業“頂梁柱”擔當顯露無遺。
當前,錢塘正大力度、全方位實施“新制造業計劃”,堅持高端化、數字化、網絡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導向,力爭未來5年內規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于十四五末突破4500億元大關,繼續領跑全市制造業。
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 打造世界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
打造世界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這是錢塘區別于其他城區的最重要標識,也是錢塘所肩負的特殊使命。全國首條民營資本投資的半導體芯片生產企業士蘭集成,國內最大的汽車空調膨脹閥和貯液器產品供應商三花,九陽小家電最大的產業基地,手機配件“隱形冠軍”安費諾飛鳳……十年來,諸多國內外先進制造業巨頭紛紛在錢塘建立大型生產和研發基地,一個個高質量的“錢塘造”,讓錢塘在省市制造大局中占據重要地位。
站上新時代,錢塘將如何繼續做強制造業,持續鞏固提升“錢塘智造”的省市首位度?
針對五大主導產業,錢塘強化產業鏈路系統思維,推出“領飛”計劃和產業新政50條,實施一鏈一平臺、一鏈一方案、一鏈一基金,政策規模每年接近30億,不斷增強區域經濟產業鏈的韌性。
以生物醫藥產業鏈為例,錢塘聚焦生物制藥、醫療器械、CXO等細分賽道制定產業鏈圖譜,構建“鏈長+鏈主”協同發力、產業綜合配套多維支撐的發展新格局。目前,錢塘推出的生物醫藥板成為全省首個列入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創新試點的行業類板塊,全市首個生物醫藥產業大腦也順利上線,注冊企業目前已經突破2200余家,這樣的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將逐漸全面推廣至其他主導產業。
此外,錢塘堅持創新驅動主導方向,堅持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創新企業“星河計劃”,不斷壯大“頭雁”“雨燕”“雛鷹”“鳳凰”“俊鳥”五大企業集群;同時打造“一核引領、兩區聯動、全域覆蓋”的錢塘科學城,并通過拓展產城融合發展空間、營造全球一流營商環境,全力推動制造業做大做強。
“再造一個杭州制造業”,懷揣這樣的宏偉目標,未來十年,屬于錢塘的華彩篇章仍在續寫。
數讀錢塘產業
十年來,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由1457億元提升到3169億元、規模位居全市第一;
目前全區擁有規上工業企業677家,其中百億以上4家、10億元以上74家、億元以上超過一半;全球500強投資項目達75個,十大知名藥企中有7家落戶;
全區已形成1個千億級、3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
(記者 史俊杰 錢塘微融圈 馮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