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區云開路御藍灣小區的居民,最近發現了一件怪事。每天晚上,小區附近的后山上總有貨車進出,絡繹不絕。居民們很納悶,這大晚上的,荒山上沒有人煙也沒有工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御藍灣小區旁一百米,有一條通往后山的路。小區居民王先生告訴第1眼記者,近半個月來,大家總能聽到這條路上,不斷傳來轟隆隆的貨車聲,有時甚至持續到晚上十點后。
王先生說,這座后山已經被政府征收,山上沒有任何工廠或者工地,這么多貨車上山到底去干什么呢?為了一探究竟,小區居民跟著貨車上山。他們發現,半山腰上竟然有一個用圍墻圍起來的小院,數輛貨車停在院里的空地,看不清楚在干什么。小院有鐵門鐵鎖把守,院內有一個板房,似乎有人在這里居住。
當天晚上九點左右,第1眼記者陪同王先生再次來到了這座小院。院里的板房內住著一位50多歲的大爺。院內只有十幾個養蜂的蜂房,如果貨車是上山運輸蜂蜜的,這樣的規模,不至于動用七八輛貨車。隨后記者發現,院子里有一個巨大的罐體,罐體被黑布蓋了起來。走近一看,原來,這是一個四五米長的大油罐,旁邊還有油槍等加油的設備。
這時,院子里的大爺才透露,這里實際上是一個私人的加油點。原來,有一家運輸公司租下了他的這塊承包地,把加油設備放置在這里,給自己公司的車輛加油。這半個月貨車來來往往,其實就是為了上山加油。
根據國務院2015年頒布的《危險化學品目錄》,規定閃點在60℃以下的柴油屬于危險化學品,對于運輸、儲存和使用都有嚴格的安全要求。居民們擔心,這個加油點設在山上的院子里,沒有專業人士看守,也沒有完善的消防設施,無法保障安全。而且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成品油的交易需要取得成品油經營許可證才能進行,否則可能涉嫌非法經營罪。
通過這位大爺,第1眼記者聯系上了加油點的主人——譚先生。譚先生表示,這些油都是向加油站購買的,用于自己公司的車隊使用,絕不會對外銷售。事情是否像譚先生所說,這些油并沒有對外銷售呢?即使這些油是自用,院子里環境簡陋,油品存儲是否安全呢?隨后記者將這些情況反映給了北溫泉街道辦事處。第二天下午,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聯合安檢部門和公安部門,一起來到半山腰的這一加油點進行檢查。
在現場,譚先生的兄弟,也是公司的合伙人趕了過來。他向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油品是通過正規渠道從加油站購買的,因為這里離公司比較近,圖個方便,放在這給自己公司的貨車加油。如果存在擾民或者安全問題,他們愿意配合,進行整改。
相關部門對購買油品的單據和公司的車輛進行了核查,確定這些油品確實沒有對外銷售,但因為存儲條件不符合安全規范,且油罐存儲量有12噸之多,要求公司盡快將油罐從這里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