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農村宰殺的過年豬
時值歲末年尾,在重慶市城口縣的農村,家家戶戶宰殺“過年豬”的習俗讓年味兒逐漸濃了起來。近日,筆者了解到,不少農戶的家中已經開始籌備“殺年豬”了,還有一些農戶家的“灰兒坑”上已經懸掛上了清香四溢的農家臘豬肉。
每到寒冬臘月,按照農村風俗,城口縣的農戶都會宰殺自家養的生豬,邀請親戚朋友到家里來享受一場慶祝豐收的“刨豬宴”。“刨豬宴”的菜品有回鍋肉、紅燒肉、瘦肉絲、排骨湯、炒豬肝、燒血旺等,極其豐盛。吃完“刨豬宴”后,農戶便忙著熏臘肉、灌香腸、做血粑,許多農戶在留足可供自家一年食用的食材外,還會出售富余的部分豬肉或肉制品。
城口生豬大多吃野草、番薯、玉米、米糠、土豆皮等青綠食料長大,飼養方式傳統、生態,每頭生豬的飼養時間一般也可達到一年左右。這樣的生豬肉經過傳統工藝腌制,再通過柴火慢熏后,肉香味濃、味道醇厚、回味悠長,城口臘肉在重慶市內外都享有美譽。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大力開展和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城口農戶的思想意識逐漸轉變,不少農戶開始借著旅游發展的東風,讓自家農副產品走上城市餐廳和游客家的餐桌,在增加收入的同時,也讓城口農村的“土貨”變成了受城市人追捧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