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1日從重慶市民政局獲悉,2017年重慶社會福利工作以發展老年人福利事業為重點,扎實推進兒童、殘障人福利工作,基本構建起適度普惠型社會福利體系。
重慶堅持養老服務社會化、市場化、多元化發展原則,把養老服務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將醫養融合作為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模式,推進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養老服務業發展格局。
截至目前,重慶共有養老機構1400所,社會辦養老機構385所,養老床位達20.7萬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床位數達30.5張。城鎮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新增1000家,農村幸福院新增2849家,各區縣均建立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成養老產業集聚區3個,國家級養老綜合改革試點區2個、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試點改革區1個,國家級示范養老機構1家,醫養結合示范機構5家。
2017年,重慶通過降低準入門檻、放寬投資準入、優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手續、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和加強行業信用建設等7項措施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明確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醫養結合等方面發展舉措,加強土地規劃支撐、人才隊伍建設、財稅優惠支持等政策扶持,全面提升養老服務業發展質量。同時,為了降低養老機構運營風險,還開展了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工作,建立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機制。
2017年,重慶全面推進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全年200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并著力打造市級示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通過優化服務方式,創新服務項目,拓展服務平臺,基本實現2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
未來三年,通過實施社區養老服務“千百工程”,重慶將新增1000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并重點打造100個市級示范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構建政府基本公共養老服務保障體系。
2017年重慶市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立。通過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提升行動,全面排查養老機構安全等各種隱患,對存在問題的所養老機構進行了全面整改。
在加強養老機構管理服務方面,重慶全面推行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現有377家養老機構取得設立許可。民政系統12家公立醫院自2017年8月上旬有序實施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各項改革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目前,通過對患者的滿意度調查顯示,各醫院患者滿意度均達到100%。
在殘疾人福利工作方面,重慶制發了重慶市民政局《關于貫徹落實〈殘疾預防和殘疾康復條例〉的通知》,向民政部報送了大足區、大渡口區申報國家康復輔具產業創新試點單位的材料,制作了《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資格認定操作手冊和指南》,對假肢和矯形器(輔助器具)生產裝配企業進行了資格認定。落實貧困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下簡稱“兩項補貼”)兩項制度。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結合實際情況,重慶市民政局與重慶市殘聯完成工作對接,理順工作機制,規范審批程序,發放“兩項補貼”資金3.88億元,惠及殘疾人43.8萬人次。
在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中,重慶22萬農村留守兒童得到關愛保護,1.2萬名困境兒童得到分類保障,農村留守兒童無人監護現象基本消除。同時,慈善福彩穩健發展,2017年累計銷售福彩53億元,籌集公益金16億元,籌募慈善款物5億元,為社會福利事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