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平臺能否在“社交圈”分走一杯羹?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倪明)面對手機鏡頭,錄下新春祝福,將拜年視頻發送給親人和粉絲。春節短視頻提供一種更為輕松的交流和拜年方式。
密集的互動背后凸顯的是移動互聯網用戶使用時長持續增長。短視頻已經超越在線視頻,成為僅次于即時通信產品的“時間殺手”。此前,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移動社交總使用時長占比為33.44%,移動視頻的占比達到21.13%。
短視頻平臺紛紛社交化
2019年中國社交市場頗為熱鬧,馬桶、聊天寶和多閃選擇在1月15日同一天發布,被戲稱是“三英戰呂布”,讓各界看到了微信外依然存在的社交機遇。而快手去年11月就已上線實驗功能,取名為“說說”,功能有點像朋友圈和微博的集合版。
而陌陌作為陌生人社交平臺,2018年已大踏步轉向視頻社交戰略。微博作為社交媒體之一也將短視頻當成核心方向,美圖、知乎都推出或強化了社交戰略,有消息稱,百度正在社區業務上做新的嘗試。
社交巨頭微信如何應對上述挑戰?當生活與工作在微信中再也分不開,并且幾乎所有的熟人都在微信好友中,用戶承擔的社交壓力是客觀存在且不可避免的。微信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通過一系列的功能改善如僅展示最近三天朋友圈,分組標簽等功能緩解用戶的社交壓力。
微信是騰訊產業互聯網的增長極,微信進入“產業微信時代”。互聯網觀察人士羅超認為小程序、微信支付、公眾號、智慧零售,每一個微信服務領域都存在巨大機會。
QuestMobile報告顯示,“興趣圈層興起、小領域下的大市場”是移動互聯網接下來的一個重點方向,“二次元、體育、美妝等圈層屬性顯著的領域走向大眾彰顯該市場的巨大潛力。”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內容平臺本身就是基于興趣的人以類聚,做社區本質也是在做興趣圈層,特別是像快手的“熟人與陌生人”混合的社區,可以認為是通過短視頻的形式搶奪貼吧、豆瓣和空間等老牌社區的蛋糕。
短視頻平臺社交化才剛開始。羅超認為,短視頻社交玩家最有機會的是兩類,一類是短視頻巨頭,如抖音和快手;一類是本身就有社交屬性的平臺,如微博、陌陌。“騰訊是否會做專門的短視頻社交應用?說不定正采取賽馬機制在孵化新產品,就像當年應對移動浪潮沖擊的做法一樣,騰訊一般都不是最先做某類產品的,但很可能做得最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