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網訊:明日便是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的日子,而關于汽柴油價格,眾多車主是貶>褒。不過,在今日卻是迎來一則好消息。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經商務部批準,浙江外商獨資企業——殼牌石油貿易有限公司獲得國內成品油批發資質,也是中國首家外商獨資獲得批發資質的企業。
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在去年中,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達8856.1億人民幣,同比增長0.9%,成為外資企業眼中吸引力最強的經濟市場。
分析人士指出,商務部批準殼牌獲得國內成品油批發資質,意味國內油企將借助國際巨頭油企的影響快速實現國際化步伐。
截止當前,殼牌在浙江的在營加油站為14座。
卓創資訊表示,外資企業在加油站、批發等領域有著豐富的運營經驗,資產的放開意味外資企業加速涌入中國市場,從而令市場增量變少,企業競爭環境會越發嚴峻。
不過,殼牌在中國并沒有煉油廠,以獨資的身份進入國內油市,其優勢在于可以更好的選擇業務模式,在節省成本的同時也能夠整合更多的資源創造經濟效益。
說的直白一點,便是殼牌在國內不生產油,但會營銷相關的成品油產品,也就是俗稱的“二道販子”。
所以,對“三桶油”而言,不生產油的殼牌并不具有多么大的威脅,反而可能加速“三桶油”的發展和盈利規模。
據公開資料顯示,殼牌在國內的下游業務包括11個合資公司、8個獨資公司,且通過合資企業和獨資企業擁有超過1300個加油站的大型零售網絡。
同時,殼牌與中國海油合資,運營著一個世界級的南海石化聯合工廠。
總而言之,外資油企的進入并非稀罕事,隨著眾多外資油企的加速進入,“三桶油”即面臨著調整也面臨機遇,挑戰在于市場份額可能不會再像從前一樣一家獨大,機遇在于借助外企影響力輻射國際市場。
(版權說明:本文由中油網編輯,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后請標明出處)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添加上方關注。希望大家在閱讀后踴躍評論和點贊,也可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以示對我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