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家喻戶曉的中國第一果汁品牌,曾創下港交所規模最大IPO;它的廣告詞“喝匯源果汁,走健康之路”傳遍大江南北……
但現在,“國民飲料”匯源果汁正承受著高達百億的債務壓力,面臨著退市的危機,甚至連業績都發不出來。
在股票停牌了一年多之后,匯源果汁終于有了動作。
4月26日,匯源果汁發布公告稱,與天地壹號和廣州和智訂立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合資公司。根據框架協議,天地壹號等以現金方式向潛在合資公司出資人民幣36億元,占股60%;匯源果汁以資產出資方式出資24億元,這些資產包括“匯源”商標。
回想10年前,可口可樂試圖以179.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53億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但沒有成功。如今,和天地壹號合作,匯源果汁能走出困境嗎?
用“匯源”商標入股
根據匯源果汁和在新三板掛牌的天地壹號發布的公告,匯源果汁及其全資子公司北京匯源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簡稱“北京匯源”),與天地壹號、廣州和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和智”)訂立合作框架協議,擬成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60億元。
其中,天地壹號和廣州和智以現金方式,擬合計出資人民幣36億元,占注冊資本的60%;匯源方面擬以資產出資方式,出資人民幣24億元,占注冊資本的40%。其中,最重要的資產就是“匯源”這一注冊商標。
合資公司的經營范圍為果汁、飲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如果合作達成,匯源將作為天地壹號及潛在合資公司提供果汁生產所需的原料(果漿及濃縮果汁)及代加工生產服務。
此外,合資公司成立后,將以人民幣30億元,向匯源收購合資公司開展經營活動所需要的資產、股權和渠道,以拓展果汁市場。
那么,“委身”天地壹號,能幫助匯源果汁走出困境嗎?
負債百億,停牌一年,兩年發不出業績
截至2017年上半年,匯源果汁的負債已達115.18億元,負債比率高達82.5%。從2011年起,匯源果汁連續6年扣非凈利潤均為虧損。
去年4月開始,匯源果汁一次又一次宣布延后披露2017年業績,直到現在都沒有發布,而2018年中期和全年業績也已經宣布延后。目前,匯源果汁的執行董事只剩三人,分別是創始人朱新禮、朱圣琴、鞠新艷;朱圣琴是朱新禮之女。
負債高企,利潤卻不斷下滑,這與匯源果汁的擴張有關。
近幾年,匯源果汁的營銷費用支出多在10億元量級。2014年,匯源果汁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為13.96億元,同比增長11.8%。公司表示,主要由于促銷開支增加以及運費增加。2015年對應數據為18.12億元,增幅29.9%,公司稱,主要由于雇員福利開支增加所致。
營銷費用增加的背后,是公司銷售及營銷員工數量的增多。2013年,匯源果汁的銷售及營銷員工僅為2489人,2014年猛增為11047人,增幅達343.8%;2015年,公司銷售及營銷員工有所縮減,達9222人。
也是在2014年和2015年,匯源果汁的凈利潤分別為-1.26億元和-2.28億元。
面對持續的債務壓力,匯源果汁選擇了壓縮營銷和人事方面的開支。2016年,匯源果汁的雇員人數突然大幅減少,從13716人下降到只有4266人,銷售及營銷員工只有1332人。2017年上半年末,匯源果汁員工總數進一步縮減到3965人。
而根據上述合作框架協議,匯源方面的主要業務是提供果汁生產所需的原料及代加工生產服務。這意味著,匯源將不再負擔市場銷售的壓力。
而在天地壹號官網上,公司董事長陳生在去年5月的一篇文章中稱,“在壹號系企業,近乎90%的員工都在從事營銷工作。”
錯過可口可樂,成為匯源果汁的“分水嶺”
從“國民飲料”到債務纏身,很多人認為,匯源果汁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正是十年前轟動一時的“可口可樂收購案”。
1992年,已經40歲的朱新禮,扔下“鐵飯碗”下海。創辦了匯源集團。當時,朱新禮接手的是一家負債千萬、停產多年、已經倒閉的縣辦水果罐頭廠。1993年,第一批濃縮蘋果汁生產出來時,朱新禮帶著樣品,去德國參加食品展,借此機會拿到了500萬美元的果汁訂單。匯源和朱新禮從此走上了發家致富之路。
2007年2月,匯源果汁成功登陸港交所,募資24億港元,是當年港交所規模最大的IPO。
2008年9月,可口可樂提出以12.2港元/股、總價約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所有股份。該收購價格較前一個交易日溢價195%。
這一強強聯合的舉措在當時卻引發了社會層面的強烈“抵制”。有反對聲音表示,可口可樂的收購將會把匯源果汁這一民族品牌拱手讓人,中國的飲料行業將會遭受海外企業的壟斷。最終,以上收購案因未通過商務部的反壟斷審查而擱淺。
交易雖然結束了,但其對匯源果汁的戰略影響卻是巨大的。當年,匯源果汁一心想往上游發展,與可口可樂商議收購時,公司幾乎撤掉了所有的果汁生產和銷售渠道。
收購失敗之后,匯源果汁不得不重新布局,這么多年下來,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必然會升高。
為什么是天地壹號?
雖然這次與天地壹號合作,并不屬于“賣身”,但在匯源果汁停牌和發不出年報的的日子里,一直流傳著“賣身”的消息。
但人們沒有猜到的是,竟然是天地壹號。
天地壹號的品牌當然沒有匯源那么響亮,在很大程度上,這家公司的名氣,來自于它的創始人、一位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陳生。截至目前,陳生持有天地壹號78.41%股權,依然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1980年,陳生收到了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他離開了自己的家鄉——湛江市遂溪縣官湖村,去北京上大學。大學畢業后,陳生先后在廣州和湛江當公務員。1990年,隨著下海狂潮的迅速升溫,陳生終于坐不住了,他決定辭職,下海經商。
1997年,雪碧兌陳醋的喝法風靡廣東。陳生經過多次嘗試,“天地壹號”蘋果醋就此誕生。
天地壹號誕生大約十年之后,2006年,陳生又做起了豬肉生意,推出了“壹號土豬”產品。從此,他就被貼上了“北大畢業生養豬”的標簽,名氣甚至蓋過了老本行“天地壹號”。
2015年8月登陸新三板的天地壹號,其主打產品是陳醋飲料和蘋果醋飲料。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毛利率、扣非凈利潤均出現下滑。
當時,公司在年報中也表示:由于公司的銷售份額仍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內,如果廣東省市場對公司產品的需求減少或增長放緩,或者公司無法順利進行廣東省以外的市場開拓,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市場前景可能面臨不利影響。同時,公司為建立全國性品牌與業績的長遠發展,將會堅定不移的執行“北拓計劃”,并在省外市場開拓過程中持續投入資源。
2017年和2018年,公司業績開始回升,2018年,天地壹號實現銷售21.1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23.76%,凈利潤為3.39億元。不過,公司的貨幣資金只有7285萬元。
除了擴寬市場,天地壹號還在推出新產品。2018年四季度,公司推出了名為“百果壹號”的果汁飲品,正式進軍果汁行業。
對于這次與匯源的合作,市場最關心的是,天地壹號將在多大程度上拿下“匯源”這個注冊商標。因為在合資公司成立之后,將以30億購買匯源的資產、股權等。這個問題還要看三家公司的最終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