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房佩燕
科創板交易兩周,高收益、高波動特性盡顯,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參與融資融券交易。多家量化私募通過融券參與科創板股票T+0交易。他們認為,科創板波動比較大,可通過高拋低吸做出超額收益。不過,科創板新股收益開始呈遞減趨勢,且融券數量有限,T+0融券交易未必具有可持續性。
積極參與融券
私募借機做“T+0”
只要市場波動夠大,高頻套利策略就有利可圖。上市兩周,科創板首批25只股票呈現出高漲幅、高換手率的特征:新股平均漲幅200%,日均換手率超過40%,不少私募瞄準機會,入場參與融資融券,通過“T+0”交易套利。
上海某中型量化私募總經理表示,現在科創板的成交量非常理想,部分科創板股票換手充分,加上20%的漲跌幅遠超主板,盈利空間也比主板更大。在他看來,T+0策略主要是賺確定性的錢,不會回撤,無本買賣,收益比較可觀。
上海某小型私募基金市場總監告訴記者,“我們參與科創板T+0交易,賺取收益,主要是因為科創板波動夠大。而且,科創板開始交易以后,A股沒有什么成交量,交易員不太愿意做主板市場的T+0。”據該市場總監分析,科創板T+0的操作與平時的T+0一樣,高拋低吸,前提是要能拿到券,而且越早拿到越好。目前向券商融科創板的券,最高成本是18%,一般期限是28天,券商不愿意短期借券,他們想要更高的收益。他向記者透露,第一周他們做到2個點左右的收益。
華東一中型量化私募告訴記者,目前主要通過現貨買入和融券賣出的方式做差價,他們合作的券商要求年化成本12%~16%不等,雖然很高,但平均到每天還是有錢可賺的。具體收益上,第一周收益不錯,后面呈遞減趨勢。“這兩周券源收益率在6%~10%之間。比如我借了1000萬的券,這兩周可以賺到六七十萬,其中超過一半的收益是科創板開市第一天賺到的。”
華南某小型私募總經理直言,做T+0策略主要考慮兩點:一是市場波動大,二是成交量大。目前科創板的波動和成交量都比較大,能覆蓋借券成本。可以短期做多,也可以短期做空,賺日內波動的錢。
參與規模不大
收益不具可持續性
科創板融券余額呈上升之勢,在兩融余額中的比例也明顯高于A股其他板塊。
上述華南小型私募總經理認為,在市場沒有發生改變之前,T+0策略可以一直運行。但“T+0”策略依賴于融券交易,隨著入場私募的增多,科創板股票券種也會更加緊俏。
華南一私募總經理表示,目前科創板的T+0策略并不穩定,所以只有少量資金參與了融資融券,做一些高頻套利策略。同時這種策略他們不做年化,因為波動很大,只有階段性收益。
華東中型量化私募稱,目前券商對私募的資質要求比較高,同時融券數量也很有限,不能超過賬戶凈資產的30%,一個團隊能拿2000萬以上的券已經非常不容易,因而實際能參與的資金不多,一個產品大概只有5%的資金能做,體現在整個產品收益率上相當有限。
一位量化私募董事總經理表示,借券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票本身下跌,科創板因為波動比較大,T+0可以利用價差套利。按照第一周的波動情況,年化收益非常高,但是不能一直據此計算,市場漲跌幅會發生變化。不過他預計,未來幾個月科創板T+0交易仍然有操作空間。
上述上海小型私募基金市場總監直言,“我們的T+0策略計劃只做一個月,然后觀察一段時間,等待后續出現機會再參與。”
上海某中型量化私募總經理認為融券成本太高。“此前有券商找我們做科創板融券業務,報價是百分之十幾,這個成本不是誰都能做的。”他認為,現在科創板的一些股票已經充分換手,要密切關注高換手率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