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改革完善后,不少金融機構都在抓緊準備。8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易綱主持召開24家主要金融機構LPR工作會議,要求金融機構要把LPR報價和推廣運用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切實提高報價質量,把LPR用好用到位。
興業銀行方面表示,目前該行合同修訂和系統改造均已按要求完成,完全支持在信貸投放中運用LPR、SHIBOR等市場化利率進行定價。下階段,興業銀行將調整內部FTP定價基準,按LPR加減點形成FTP收益率曲線,引導經營單位加快LPR的推廣,有效管理貸款定價。
“從公司業務和零售貸款兩個層面看,這次LPR改革影響最大的是公司貸款客戶,特別是大型、信用評級比較高的優質企業,它們的議價能力會進一步增強,會對銀行的利息收入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銀行的利率風險管理難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如何做好利率風險管理是銀行業面臨的新挑戰。”招商銀行副行長王良說,招行十幾年來一直開展戰略轉型,零售銀行和非利息收入這兩大業務已成為招行利潤和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LPR改革對招行的影響較小。
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從第一次報價的降幅看,銀行負債成本偏高可能是制約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的重要因素,若想進一步降低實體融資成本:要么是強行壓降貸款利率,但會導致融資需求進一步萎靡,供需關系失衡;要么是調降1年期MLF利率,或者通過貨幣適度寬松引導綜合負債成本下行。
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家銀行發行了掛鉤LPR的貸款。例如,8月20日渣打銀行宣布已完成對蘇寧易購等客戶的基于新LPR的貿易融資放款。同日,浙商銀行完成了首筆掛鉤LPR浮息貸款的投放,該筆3500萬元的貸款投向一家民營企業,相比企業原有的融資成本降低了約20基點。
易綱強調,金融部門要做好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各項工作,報價行要健全報價機制,確保報價的科學性和真實性,各金融機構要抓緊推動LPR運用,盡快實現新發放貸款主要參考LPR定價,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推動貸款實際利率進一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