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6月22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與前兩月相比兩類利率均未發生變化。
人民網財經梳理發現,自LPR改革以來,這已是第11次報價。其中,今年上半年LPR已降息兩次,兩個期限的LPR雙雙下降。
具體來看,今年2月,1年期LPR下降了10個基點,降至4.05%,5年期以上LPR再度降了5個基點,降至4.75%;今年4月,5年期以上LPR為4.65%,較上一期下降10個基點,1年期LPR為3.85%,較上一期下降20個基點。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LPR房貸利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基于“100萬本金、30年期、等額本息”的按揭貸款模式,以6月為例,全國主要城市平均月供為5637元,對比年初5731元的水平,減少了94元。
6月LPR報價維持前值不變 半年已降息兩次
據統計,自央行2019年8月開展LPR改革以來,1年期LPR較此前的1年期基準利率累計下調50個基點,今年以來下調30個基點;而5年期及以上LPR累計下調25個基點,今年以來下調15個基點。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告訴人民網財經,考慮到1年期LPR的報價機制與1年期MLF利率掛鉤,6月15日央行縮量續做MLF,利率維持于2.95%,連續第二個月維持利率不變,已經預示了本次LPR報價持平。
“觀察今年上半年LPR利率的走勢,總體體現了降息的政策導向。”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在今年上半年三次降準的政策帶動下,落實降息政策的積極性在提高,其對于引導房貸在內的中長期貸款利率下調有積極的作用。
他表示,預計下半年利率水平依然有下降的空間,其對于刺激住房交易等也有積極的作用。預計后續商業銀行貸款政策將進一步放松,利好按揭貸款業務的辦理,其有助于激活觀望的購房需求,促進市場交易進一步復蘇。
LPR新機制利于降低貸款成本
去年8月17日,央行宣布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各銀行應在新發放的貸款中主要參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定價。但存量貸款的利率當時并未調整,仍按原合同約定執行。
根據央行的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各金融機構不得簽訂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貸款合同。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需轉換為LPR;今年3月1日起,對于存量房貸,可以按照協商,轉為LPR利率。同時,要求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原則上應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從年初以來,LPR+浮點的計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貸款成本,減輕購房者負擔。”楊暢說。
嚴躍進認為,從購房市場角度看,今年上半年房貸利率的下調有助于減少月供的壓力,客觀上有助于激活部分觀望的購房需求,即對于近期的購房交易活躍等有一定的解釋作用。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則舉例表示,6月份,貝殼研究院監測的32城平均主流房貸利率繼續下行,其中首套利率5.32%,二套利率5.66%,環比5月均下降2個基點,利率水平創18個月新低。2020年以來,首套房貸利率下降26個基點,二套利率下降24個基點,房貸利率降幅大于LPR降幅。
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做出了重要部署,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向企業合理讓利,助力穩住經濟基本盤;要求加快降費政策落地見效,為市場主體減負。
“截至目前,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準備金率三次下調,近3月M2同比增速時隔35個月再次上升至10%以上。經過前期降準、降息,目前市場上流動性已經相對充裕。”許小樂表示,加上近期釋放的降準信號,預計未來短期內將落地,LPR的繼續下調必要性不大。(記者 許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