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課堂教學外,還要建立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在課堂教學之外,學生才常常感覺到自己是真正的“主體”,擁有自主選擇的空間,也在同齡人的交往互動中呈現真實的自我。正是在這種現實的生活中,價值觀更容易得以形成。因此,需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之外的時間,使之與課堂教學形成有效互動和互補,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由于課堂教學主要是理論學習,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知行統一是道德養成和思想成長的根本途徑。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讓思想理論走進學生的實際生活,讓青少年在切身的實踐活動中增長見識、完善自我,從而取得實際效果。
另外,發揮校園文化的熏陶作用,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也是學生價值觀建設的有效途徑。除了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培育和周邊環境整治之外,最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校風和班風,形成學校優良的精神傳統,對高校來說則是要培養和傳承大學精神。學校是一個大熔爐,好的校風和班風可以激發和引導學生沿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不好的校風和班風則會使邪氣滋長、誤人子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必須抵制商業化的滲透,以對教育事業的高度責任感提高教育質量,扎扎實實地培養良好的校風和班風,讓校園成為一片凈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這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