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統計發現,目前深交所共計受理創業板注冊制首發申請企業364家。其中,獲得證監會注冊通過的企業23家,18家企業已完成網上網下發行,3家企業正在發行過程中,另2家獲得注冊批文公司即將啟動發行。這就意味著有18家成為首批候選。
值得注意是,24日創業板所有股票將實行漲跌幅20%機制。
首批上市時間敲定
8月14日深交所公告,計劃于24日組織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公告未披露首批家數。
截至8月14日18:00,共有23家創業板IPO企業注冊生效,拿到“準生證”。但根據發行承銷時間表來看,大葉股份、盛德鑫泰、萬勝智能、華業香料、迦南智能共5家企業無緣首批。
剩下的18家企業中,仍有部分企業還沒完成發行。其中,維康藥業與金春股份兩家后期拿到批文的IPO公司,發行承銷將在8月19日結束。18家企業有可能進入首批上市名單。
公開資料顯示,18家企業此前均為證監會在審企業。從這18只新股所屬行業看,主要集中于工業、信息技術、醫療保健和可選消費板塊,數量分別為5只、4只、3只、3只。地區分布方面,來自廣東的共有3家企業,分別為蒙泰高新、歐陸通、杰美特;安徽、浙江、江蘇各有2家。
這18只新股共計發行約5.59億股,實際募資總額為200.66億元,其中,美暢股份擬募資23.36億,圣元環保擬募資17.7億,安克創新擬募資14.15億,鋒尚文化擬募資13.12億;其余企業擬募資規模均低于10億。
從發行價觀察,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公司中,最高價為鋒尚文化的138.02元,最低為康泰醫學的10.16元。發行市盈率方面,18家公司均值為39.25倍,最高的為康泰醫學(59.74倍),最低為卡倍億(19.08倍)。目前已發行的18家公司網上申購平均中簽率為0.0177%。網上發行認購倍數方面,捷強裝備最高達7461.53倍,最低的是圣元環保為4626.12倍。
此外,從打新結果看,注冊制下創業板新股頗受市場歡迎。就網上發行結果看,18只新股的有效申購股數合計14840.37億股,平均認購倍數為5741.63倍。平均中簽率為0.0177%。而據東方財富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至今年7月20日的創業板新股中簽率平均為0.0282%。
據統計,共計有14家券商參與了18只注冊制下創業板新股的發行,合計承銷保薦費用為12.71億元。其中,中信建投保薦的項目最多,共有3家;中金公司與國金證券各有2家。東方承銷保薦、東莞證券、東興證券、光大證券、國都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龍證券、華泰聯合、申萬宏源承銷保薦、民生證券各有1家。
去年凈利均值1.67億元
從上市標準看,首批18家公司均采用了“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這一指標。
總量上來看,首批18家公司的盈利規模不小。
數據顯示,2019年前述公司營收均值10.74億元,凈利潤均值1.67億元。其中,安克創新營收最為矚目,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9.03億元、52.32億元以及66.55億元,是唯一一家三年營收均超30億元的企業,在18家公司中排名領先。
以2019年營收觀察,緊隨其后的是歐陸通,去年實現營收13.13億元。另外,去年營收超10億元的公司還有美暢股份、天陽科技。
從過去三年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觀察,鋒尚文化最高達110.3%。鋒尚文化以創意設計為核心業務,業務范圍涵蓋大型文化演藝活動、文化旅游演藝、景觀藝術照明及演藝等多個領域的創意、設計及制作服務。其次為捷強裝備(90.79%)和南大環境(50.56%)。
凈利潤指標上,18家企業中有11家2019年凈利潤超過1億元,最高的仍然是安克創新,去年凈利潤達到7.21億元。此外,美暢股份、鋒尚文化去年凈利潤分別為4.08億元和2.54億元,緊隨其后。
從增長速度來看,藍盾光電過去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最高達118.38%,其次是鋒尚文化116.9%和捷強裝備101.28%。過去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50%的公司也有7家。
創業板有望逐步科創化
國盛策略張啟堯認為,后續隨著創業板注冊制新規進入執行階段,以及創業板注冊制時代開啟,創業板有望逐步科創化,進一步為當前風險偏好低迷的市場注入強心針。通過此前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創業板在上市審核、保薦、發行、交易、監管、退市等諸多層面,已基本完成與科創板的接軌。后續隨著新規之下首只股票上市,觸發存量市場漲跌幅限制放寬等制度變化,短期有望如去年的科創板改革、年初的再融資新規等為市場注入強心針。
張啟堯分析,中長期,結構上進一步確認科技成長主線。本輪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后,創業板板塊定位更具針對性,將著重于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且更加強調推動傳統產業的創新升級。注冊制改革也明確要求優化審核注冊程序、壓縮審核注冊期限,將為企業融資提供更多便捷。同時交易制度、減持機制等改革也均配套于創業板支持創新、支持新舊融合和產業升級的功能。中長期來看,伴隨著創業板注冊制、科創板、再融資新規等新一輪政策放松周期及5G換代下新一輪科技創新周期,科技成長仍將是市場主線。
國盛策略指出,科創、科技將是三季度最強主線:首先,外部沖擊鈍化,對科技板塊的制約有望緩解;其次,下半年科技成長板塊基本面將邊際改善,多個子行業景氣向上;第三,資金層面科技板塊也將獲得有力支撐,偏股類基金發行再提速、科技主題ETF再迎發行窗口。此外,創業板注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加速落地、科創50指數發布、中芯回歸等因素,均將催化科技行情。
一位資深市場人士認為,規則的變化,并不會改變股市的本質。要在股市賺錢,還是需要選擇優質的上市公司,規則可能會帶來短期的波動,但不會改變市場的趨勢,也不會顛覆常識。在注冊制之下,市場資源將會更加向行業龍頭公司傾斜,更需要尋找行業內的龍頭公司投資,才能獲得回報。漲跌幅20%的創業板不會大漲大跌,但個股的波動風險肯定是比以前要更大的,投資者需要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力,看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創業板,畢竟股市風險與收益是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