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實施將以《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19-2035年)》為依據,以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為依托,加快發展航空配套、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培育供應鏈服務、現代物流、教育科研等現代服務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鄂州市臨空經濟區協同發展,打造武漢城市圈航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8月28日從黃岡市發改委獲悉,省發改委在前期省政府正式批復同意《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的基礎上,正式向黃岡市政府印發《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具體內容。
2025年臨空經濟區總產值
預計達到1000億
方案確定黃岡市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配套、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總部供應鏈、現代物流、教育科研、農產品精加工等產業,預計到2025年,黃岡市臨空經濟實現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到2035年,黃岡市臨空經濟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成為湖北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集聚區,總體目標是構建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規劃用地面積約75平方公里
黃岡市臨空經濟區包含白潭湖玲瓏灣片區、黃岡站片區、南湖工業園片區、黃岡東站片區、浠水巴河片區、浠水巴河濱江片區等六個片區共約22.3平方公里,并將黃岡市臨近鄂州機場的黃州區和浠水縣濱江地區作為遠期黃岡市發展臨空經濟的重點區域,規劃用地面積約75平方公里。
計劃新增3處過江通道
方案在重點交通規劃方面,計劃新增鄂黃第三過江通道、鄂黃第二過江通道、黃石上窯過江通道等3處過江通道,推進鄂黃第二過江通道高速公路接線工程建設,規劃建設“一縱四橫”的快速路通道,規劃建設區內普通鐵路、高速鐵路和支線鐵路連接線,依托武漢新港唐家渡港區一類水運口岸,積極推進海關綜合保稅區建設。方案還提出了創新體制機制、強化要素支撐和優化營商環境等保障措施。
黃岡市發改委負責人表示,經過艱苦努力,《黃岡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最終獲得省政府和省發改委正式批復同意,標志著老區黃岡臨空經濟區建設正式“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