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不斷落地,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產業鏈持續延伸……隨著“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號角吹響,利州大地建設高潮迭起。
8月21日,利州區委召開全會提出,將利州定位為“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開放門戶,構建面向成渝地區生態康養示范區,建成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給地和產業協作配套基地”,這“四個定位”互相銜接、互為支撐,共同統一于“川陜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四川北向東出橋頭堡核心區”發展定位之下,形成了與新時代全面建設綜合實力一流的現代化市轄區一脈相承的戰略目標體系,引領利州唱好“雙城記”。
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開放門戶
“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開放門戶”如何破題?
作為“核心區”的利州,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圍繞提升內聯外暢水平,打造區域物流中心,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全面建成廣元北向門戶樞紐的重要承載區、開放引領區和區域協作窗口——全力推動三江新區利州轄區建設。
著力“市域內外”兩翼齊飛,在深化與昭化、廣元經開區等毗鄰縣(區)融合發展的同時,利州將不斷加快大蜀道經濟帶產業、嘉陵江流域經濟帶生態和廣巴達萬經濟帶通道協作,推動與南充、達州、廣安、巴中等跨區域共建的文旅、生態、交通項目落地建設,推進川東北一體化發展,做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支撐。
與此同時,利州還將圍繞“擴容、擴能、加密、保暢”四個方面進行重點攻堅,加快推進龍潭、回龍河超級服務區建設,協同建設嘉陵江航運樞紐,配合推進廣元機場擴建升級和航線加密,加快形成“公鐵水空管”多式聯運中心。
努力構建面向成渝地區生態康養示范區
小憩“月光大院”,坐聽山間鳥語;漫步麻柳古道,追尋驛站詩話;回歸鯤鵬小鎮,體驗慢生活……這只是利州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生態康養“后花園”的一個縮影。
利州正按照市委“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游名市”部署要求,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康養旅游資源,加快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游名市核心區、面向成渝地區的生態康養示范區。
連日來,利州主動對接成渝地區市場需求,通過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推動實現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深度包裝、高水平策劃、全力推動大稻壩國際生態康養城、智創小鎮等一批重大生態康養旅游項目;加快曌城、鯤鵬小鎮等一批重大文旅融合項目建設進度;進一步提升月壩市場化運營水平,創造性推動產品級、產業級生態自然資本增值增效……
著力建成成渝地區綠色產品供給地
風味各異的無花果干,色澤透亮的野生天麻,包裝精美的靈芝孢子粉……8月1日,在“推利州優品·助脫貧攻堅”扶貧產品夏季產銷對接活動中,利州區32家企業、合作社與成都、重慶等地采購商簽訂產品供需合作框架協議,意向性簽約金額突破6000萬元。
綠色生態一直是利州最大的優勢、最靚的底色,也是吸引成渝客商紛紛簽約的一個重要因素。近年來,利州的綠色果蔬、道地中藥材、木本油料、四季花卉等綠色優質農產品遠銷國內外,食品飲料、綠色建材、清潔能源等優勢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接下來,利州將推進特色農業規模化、市場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產銷無縫銜接營銷體系、現代冷鏈物流服務體系,提高利州綠色產品供給量、品牌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同時,利州還將重點發展綠色產業,增加綠色產品供給,全面推動“都市農業示范區”建設,全力爭創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和食品安全示范區,打造成渝地區特色餐飲優質食材、調味品、料制品供給地。
著力建成成渝地區產業協作配套基地
開局發力,起步沖刺。早在今年5月,利州區主要負責人就率隊先后3次前往成都及重慶渝北區、合川區開展考察交流和招商引資活動,洽談對接生態康養、火鍋食材、機械電子等項目20余個,集中簽約安格斯牛肉、味源食品等項目15個,促成入駐廣元(成都)雙創離岸孵化器企業12家,為利州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破冰動土、開荒奠基。
當前,利州正緊緊圍繞構建“2+N”新型工業體系,主動對接成渝地區食品飲料、汽摩零部件等產業轉移和配套產業發展,廣元-成都合作共建“飛地”產業園運營良好,川渝百億火鍋食材產業集群打造穩步推進……
同時,利州圍繞構建“5+3”現代特色農業體系,加快建設西部地區知名的綠色食品飲料基地、優質農產品基地,塑造農產品地理標志和特色品牌;圍繞構建“4+5”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康養旅游、商業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支柱型服務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