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注冊制是系統性改革 支持更多優質企業上市
日前,深交所表示,支持更多優質企業上市發展,保障創業板注冊制高質量運行,努力推動形成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體。這和創業板首批注冊制企業上市儀式上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致辭中表達的祝愿和期待相一致,也是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的方向。
正如我們所了解的,試點注冊制改革的創業板依然以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己任,適應發展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定位于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并不斷拓展服務邊界,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在上市標準上提升包容性,推出適應紅籌股回歸和未盈利企業的3+2模式,降低門檻,增強市場適用范圍。在放寬入口端進入條件的同時,創業板改革對出口端也進行了優化,并簡化退市流程,優化退市指標,強化信息披露制度。
覆蓋面近四分之一 電子成機構調研密度最高板塊
近期,滬指震蕩明顯,本周累計下跌2.83%,9月份以來累計下跌3.99%。受大盤影響,電子板塊市場表現一般,但機構投資者對電子行業的關注度仍較高。《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后發現,近1個月時間內,共有582家上市公司接待包括基金、證券公司、陽光私募、保險公司、海外機構等在內的多類機構調研。其中,電子行業共有68家上市公司被機構集中走訪,被調研公司家數占行業成份股比例達23.78%,行業占比位居申萬一級行業首位。
《證券日報》記者對調研數據進一步統計后發現,在7月11日至8月10日期間,電子行業被機構調研的公司數量只有34家,僅為最近一個月電子行業被機構調研的上市公司家數的一半,反映出機構對該行業的關注度與日俱增。
保險資管產品相關三細則出爐 規則與同類私募產品拉平
為了貫徹落實“資管新規”,進一步規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發展,細化《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產品辦法》)相關規定,銀保監會研究制定并發布了《組合類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實施細則》《債權投資計劃實施細則》和《股權投資計劃實施細則》等三個細則。
據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持續穩健發展,在服務保險資金等配置需求的同時,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截至2020年6月末,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余額3.43萬億元,其中組合類產品1.98萬億元、債權投資計劃1.32萬億元、股權投資計劃0.13萬億元。組合類產品主要投向債券、股票,拓寬了保險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渠道;股權投資計劃主要投向未上市企業股權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補充企業長期權益性資本;債權投資計劃平均期限7年,主要投向基礎設施項目,既符合保險資金長期配置需要,也為實體企業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