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復工復產有力推進,財險行業保費增速持續回升。銀保監會近日公布的保險行業經營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末,保險業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3.01萬億元,同比增長7.04%。其中,財產險業務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7191億元,同比增長6.17%。而在此前6個月,財產險業務累計保費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38%、-3.70%、0.30%、3.29%、4.33%、5.33%??梢悦黠@看出,財險行業保費收入正在穩步恢復。
車險回暖面臨改革考驗
從公司角度來看,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增速依舊高于人身險公司。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財產險公司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8301億元,同比增長8.20%,領先于人身險公司的6.60%。
作為財險行業的第一大險種,車險業務近來在保費端取得了不錯表現。今年前7個月,財產險公司車險業務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4763億元,同比增速4.02%;占比為57.38%,較6月末的56.56%有所提升。
受疫情抑制的汽車消費需求相繼釋放以及各地紛紛推出汽車消費刺激政策,都使得汽車市場呈現較快復蘇態勢。近年來因新車銷量下滑而略顯疲軟的車險業務保費收入增速,也憑借汽車銷量回暖得到提振。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達160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8%,這也是自2018年5月以來最為強勁的銷售增長表現。同時,7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環比下降3%,也較2011年至2019年7月平均7%的環比降幅提高了4個百分點,呈現出淡季不淡的銷售走強態勢。隨著即將進入“金九銀十”的汽車傳統銷售旺季,疊加車展、新車上市等積極因素,下半年汽車銷量有望繼續呈現良好的改善態勢,從而為車險業務保費收入提供增長動力。
即將落地的重磅改革對車險市場影響如何,顯然是接下來財險行業所關注的焦點。
日前,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車險“深水區”的綜合改革將于9月19日正式落地實施。2015年至2018年,我國車險綜合成本率分別為99.4%、99.1%、99%和99.9%,始終在盈虧平衡點附近徘徊。雖然近兩年監管部門對市場亂象加以整治,車險綜合成本率有明顯下降,但由于此次改革力度較大,實施后在一定時期內可能出現的行業性承保虧損問題令人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車險綜合改革的落地,體現了嚴監管引導行業發展的趨勢,有利于引導車險行業定價的科學化和可持續發展,逐步放開自主定價系數也體現了市場化改革思路。短期內車險保費可能承壓,并對財險行業整體造成不小沖擊,但也需要看到,投保率提升、新車銷量恢復及商車險需求層次提升都有望對沖因費改帶來的件均保費下滑。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此前也表示,改革方案考慮了相關配套措施,如果推動市場主體理性經營、規范市場秩序等措施比較到位的話,行業性承保虧損的風險應該能夠得到有效防范。
健康險農險原保費收入增速領先
非車險業務已經成為拉動財險行業保費增長的重要動力來源。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健康險和農險業務分別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814億元和61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39.62%和23.14%。
近年來,除了“一騎絕塵”的健康險業務外,農險業務也受到財險公司的更多關注,越來越多的財險公司開始尋求在農險市場上分得一杯羹。這不僅是由于農險業務較好的承保盈利情況,更在于農險市場體現出的巨大潛力。2019年發布的《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2年,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作物農業保險覆蓋率達到70%以上,農業保險深度(保費/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1%,農業保險密度(保費/農業從業人口)達到500元/人。
但從2018年年底的數據來看,我國農業保險深度約為0.88%,保險密度為283元/人,與上述目標尚存不小差距。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在農險發展綱領性文件出臺的背景下,各地有望繼續推出農險支持政策,農險補貼力度也會長期保持增長趨勢,農險保費年增長率有望持續保持在15%以上,甚至達到20%。考慮到第一產業依然在我國經濟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未來隨著保險公司對農險市場的不斷挖掘,農業保險在產險業務收入中的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預計最高能達到8%左右。
同時,非車險業務也普遍保持增長態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責任險和工程險分別累計實現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14%和15.00%,企財險、家財險增速稍低,分別為5.47%和1.72%。
非車險業務中,僅保證保險業務與意外險呈現負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前7個月,財產險公司保證保險業務原保費收入累計同比下降3.93%,意外險原保費收入累計同比下降6.62%。意外險保費增速墊底更多是受到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影響。在防控疫情的背景下,與意外險密切相關的旅游、出行等活動明顯減少。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同程網、攜程網、去哪兒網、飛豬和旅游保險網累計保費收入僅為2019年同期的20.40%。
保證保險保費負增長則是財險公司主動收縮信保業務規模所致。業內專家告訴《金融時報》記者:“保證保險專業性較強、風險敞口大,隨著信用風險增大,更加考驗險企的風險管理能力,保險公司也會更加審慎地開展此類業務。”中國人保此前披露的保費收入數據就顯示,今年前7個月,其信用保證險業務原保費收入同比下降63.3%。人保財險副總裁沈東在中期業績發布會表示,上半年該公司已在著力推進融資類信保業務清理整頓工作,逐步出清存量風險,全面停止高風險線上消費金融項目,風險相對可控的線上消費金融項目則與合作銀行引流平臺進行風險共擔,但預計全年信保業務保費將繼續呈現負增長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