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歷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黨的優良作風。自2013年11月18日《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實施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工作日益重要,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關鍵因素,今年又正值新冠肺炎影響,全國封閉式的管理造成的報復性消費,導致餐飲浪費現象嚴重。習總書記從守護糧食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再次提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作為紀檢監察部門,應做好對黨政機關及公職人員的精準監督,形成良好的“頭雁效應”,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日常監督與節點監督有效結合
厲行節約不分時間,是一種長期性行為,在監督中對節約行為進行日常教育,讓厲行節約時刻入腦入心,深入實踐,讓節約成為當前文明新風標桿,將日常監督常態化開展。在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前和節日中,是違規公款吃喝、奢侈浪費問題的高發時期,紀檢監察部門更要在此類時間點加大宣傳監督力度,提倡厲行勤儉節約之風,反對鋪張浪費行為,以良好的黨風帶動民風不斷好轉。
專項督查與暗訪督查有效聯結
應有效發揮紀檢監察系統的檢查威力,成立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明察暗訪工作室,形成專項工作,定期開展勤儉節約專項督查,對各級各單位工作進行指導和監督,確保節約工作的正向開展,防止好政策落到基層就變味。同時要成立暗訪組,禁止“打招呼”、“抱佛腳”的檢查模式,要通過不定期不定點的在基層實地調查,切實了解基層厲行節約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才能對癥下藥,形成真抓實干狠抓落實的工作氛圍。
群眾監督與自身監督有效配合
勤儉節約,要從黨員干部自身出發,“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的黨員干部應加強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等規章制度的學習,以制度提升自身思想認識,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領身邊群眾做好厲行節約工作,除此之外,黨員干部更要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將自律和他律有機結合,擺正自身位置,勇于聽取各方面意見,用實際行動構筑一面節約“高墻”。
傳統監督與新形式監督有效協作
一直以來我黨以巡查、舉報等方式對各級進行監督,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馳而不息糾治“四風”,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遏制了黨員干部的作風問題,以此為基礎,要繼續完善我黨的監督系統,充分拓展新的監督模式,如利用新媒體進行全民網絡輿情監督,通過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實時、全面的監督我們的黨員干部和群眾,讓其時刻在思想上警鐘長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在這個關鍵當口,切實做好黨員干部的勤儉節約工作,將資源更有效分配,讓未脫貧的地區和人口加快脫貧步伐,是我們所有人的希冀,是以我們的紀檢監督系統要將精準監督落到實處,形成長效機制,別讓舌尖上的中國演變成舌尖上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