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政策穩糧。市財政局堅持對種植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給予每畝95元補貼,每年中央、市和區三級財政安排資金共約5億元。據統計,今年全市春播農作物324萬畝,同比多播84萬畝,夏糧預計產量62萬噸,同比增長4.2%。
二是產業興糧。市財政局努力優化支出結構,安排專項資金0.5億元支持“小站稻”提質增效、一二三產業融合等重點農業項目建設,大力推動“小站稻”朝著規模化、標準化、精品化方向發展。
三是科技強糧。市財政局安排專項資金1億元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不斷完善水稻等產業技術體系,為糧食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
四是農田藏糧。市財政局安排專項資金2.5億元支持各涉農區集中力量建設高標準農田427萬畝,優先扶持17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切實增強農田防災抗災減災能力。
五是外埠謀糧。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財政局迅速制定服務畜牧業加快發展扶持政策,開展對978家蛋雞養殖場、224家肉雞養殖場和從外埠協議基地屠宰并“廠對廠”調回該市銷售豬肉實施“利好”補貼政策。
六是金融保糧。市財政局及時分析研判疫情對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影響,采取“財政+金融+保險”組合措施,支持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渡難關、保供給,對納入市重點抗“疫”保供名單的農業經營主體流動資金貸款給予“真金白銀”貼息。據統計,在市財政以獎代補、先建后補、金貸財補等組合政策引導下,今年以來,發放金融助農貸款2.4億元,預計全年貸款總量4億元、財政資金放大40多倍,有力地服務全市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