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防部首次披露去年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中國軍隊的傷亡數字以及沖突過程的來龍去脈。中國邊防部隊犧牲四人、重傷一人,而印度方面死亡人數達20人,其中還包括一名上校團長,雙方陣亡比1:5,而印度方面傷亡如此慘重,其實從戰士們的一句話可以看出原因:團長頂在最前面。
頂在最前面的團長:祁發寶
犧牲的四名烈士分別是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身負重傷的是邊防團團長祁發寶。他們面對印度邊防部隊的肆意挑釁,努力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在印軍多次嚴重違反兩國協定越線修筑基礎設施甚至有預謀主動攻擊我邊防官兵之后,他們奮不顧身與印軍展開殊死搏斗,“團長頂在最前面阻擋外軍,營長救團長,戰士救營長,班長救戰士”,最終與增援部隊一道擊退入侵者,沉重打擊印軍囂張氣焰。
解放軍寧可向前十步死,絕不后退半步生
為表彰他們保衛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作出的巨大貢獻,中央軍委決定授予身受重傷仍奮力前沖的邊防團長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英勇犧牲的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在激烈搏斗中壯烈犧牲的陳祥榕、肖思遠以及為了營救掉落冰河中戰友英勇犧牲的王焯冉追記一等功。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
中印雙方坦克對峙
本來按照中印兩國簽訂的邊境地區協定協議,雙方長期以來雖有零星沖突但總體上還是保持了局勢穩定。不過從2020年4月開始,印度試圖借助中國舉全國之力應對疫情的所謂“大好時機”,在中印邊境的爭議地段撈取好處。駐扎在中印邊境西段的印度邊防部隊突然在加勒萬河谷地區越過實控線大肆修建公路、橋梁,甚至主動攻擊我軍前去交涉的邊防官兵,性質極其惡劣。
中國軍人以血肉之軀捍衛國家領土完整
雖然經過中方努力邊境局勢中途一度緩和,但從2020年6月開始印度邊防部隊再次公然違背共識越過實控線。面對這一突發起來的狀況,邊防團長祁發寶本著溝通的誠意,在僅有數名官兵隨從的情況下便前出交涉。未曾想,印度邊防部隊蓄謀已久,從山崖后方秘密調動大量兵力,使用鋼管、棍棒以及石頭對我軍發起突然襲擊,重點攻擊作為團長的祁發寶,使其頭部受到重創。
犧牲的解放軍烈士被安葬在康西瓦烈士陵園
在這個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營長陳紅軍不顧危險帶人突入重圍營救團長,其中戰士陳祥榕雖然年僅19歲但作戰英勇,手持盾牌沖在最前面。負責攝像取證的戰士肖思遠同樣奮不顧身沖上前去,最終在增援部隊的大力支持,我軍痛擊來犯印軍,捍衛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但是我軍也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代價,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三名同志在搏斗中壯烈犧牲,戰士王焯冉前出支援途中不幸掉落冰河中,為救助戰友犧牲。
解放軍重兵保衛西部邊境安全
雖然在2021年2月10日,中印兩軍在經過多輪談判之后達成了撤軍協定,邊境局勢得到有效降溫,但并不意味著中印兩國的邊境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英雄們用鮮血為我們筑起堅不可摧的長城,也時刻在提醒我們:強大了才能享受和平,強大了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