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浙江“網上農博會”拉開帷幕。作為諸暨的特色農產品,同山燒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短短一天內,網上農博同山館點擊量就超過15萬,銷售額近10萬元,宣傳輻射近100萬人次。
“北有杏花村,南有同山鎮”。諸暨市同山鎮以酒為名,也因酒而興。“要促進共同富裕,可持續的產業升級是重要抓手。”在同山鎮黨委書記壽浙翔看來,當地獨一無二的“醉美產業”、不斷優化的生態環境、振奮人心的歷史機遇,都將成為同山打造浙江省白酒核心產區、撬動跨越式發展的支點。
新老同山人合力提振產業價值
此次參評浙江網上農博會,來自越莊酒坊的產品成功斬獲金獎,這也是諸暨市唯一入選的白酒金獎產品。位于同山鎮唐仁村的越莊酒坊,創始人是同山鄉賢孫淦平。
“父親是諸暨工匠,家中幾代人都有釀制同山燒的傳統。可以說,同山燒里承載著我的童年記憶。”2019年,孫淦平回鄉時,“相中”了村里一處凋敝已久的閑置農房,在此建起了越莊酒坊。
“始于情懷,得益政策,同山燒大有可為。”懷著反哺家鄉的初衷,孫淦平的越莊酒坊,不僅帶熱了村莊的人氣,更激活了村集體增收的“一池春水”。
鄉愁可寄,未來可期。上個月,在越莊酒坊對面,總面積為331平方米的越莊酒文化書院已經建成。明年投入運營后,這里將會不定期舉辦與酒文化相關的各類書畫、美術、國學講座、文化沙龍等,成為推廣古法同山燒文化的全新載體。
同樣在這條“賽道”上加速奔跑的,還有帶領同山燒向“大而強”邁進的新同山人。“浙江一直都是白酒消費大省,浙江人自己的白酒品牌理應有更大的作為。”浙江同山醉美人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小義是來自浙江天臺的同山女婿,在一次次接觸到如琥珀般迷人的“同山燒”后,他與這片土地的情誼越來越深。這些年,在對傳統燒制工藝進行保護性傳承生產的同時,“醉美人”走出一條 “雙曲發酵、泥底石窖、固態發酵”創新工藝路線。去年,僅公司的一款主力產品“勾踐王”,就收獲了500多萬元銷售額。最近,醉美人酒業還成功獲評2021年浙江省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消費者對酒不再只關心‘基本功能的滿足’,更希望獲得‘與眾不同的感受’。”謝小義介紹,醉美人酒業還建成了首個同山燒釀酒科普館,每年吸引大批中小學生前來“打卡”。
龍頭企業帶動零散農戶規范發展
“共同富裕”,重在“共同”。如何寫好“共同”文章,走出“先富幫后富”的發展道路,正是同山鎮當下著墨的重點方向。
壽浙翔認為,在答實“共富”這個考題的過程中,除了政府帶來的“陽光雨露”,還要通過讓龍頭企業、酒作坊帶動零散農戶規范發展,推動同山燒產業成為“拿得出手”的鄉村振興主導產業。
憑著傳統釀酒的好品質及多年積累的長三角地區客源,位于西源村村口的“西源老邊”同山燒逐漸打開了銷路——不僅年銷量超過了2.5萬公斤,價格也比往年提高了數倍。如今,“西源老邊”不僅吸納著村里的富余勞動力,還以收購的形式,帶動著周邊七八十家農戶用同樣的標準做酒,而這也加速了農戶向著規范化、品牌化的“進階”。
短短幾年間,企業各盡其能,也同心發力,為同山鎮的“共富”之路提供強勁支撐——據統計,今年,同山鎮培育省中小型科技企業10家,限上服務業從無到有實現“零”的突破;已完成改造并下發同山燒小作坊登記證22家,增速為歷年最快。2020年,同山燒產量超4000噸、產值達5億元,今年的產量將突破6000噸。
眼下,同山正緊鑼密鼓地開展環湖旅游建設、集鎮風情街打造、歷史古街提升、旅游網紅路線建設工作。不久后,一條“醉美”旅游休閑帶,將串起櫻花大道、萬畝高粱迷宮等配套項目,讓“盆景”成為“風景”,并最終構成鎮域層面的文旅融合“‘醉’美全景圖”。
(記者 石慧 通訊員 邱莎莎)